网站首页
纪念馆动态
展馆动态
领导视察
公 告 栏
网上展厅
外景
展厅
场景
门景
藏品库
景点
张謇生平
生平简介
大事年谱
格言选粹
手迹书法
奇闻轶事
名人题词
纪念文章
视频点播
社科普及
献花留言
媒体关注
张謇传略
参观指南
为您服务
工作人员
纪念品
关于我们
观众留言
网上预约
馆长信箱
欢迎您访问张謇纪念馆官方网站,今天是:
展馆动态
领导视察
公告栏
启东市残联来我馆组织开展“悟张謇精神 强使命担当”主题党日活动
11-20
通州湾检察院来我馆开展“赓续张謇实干精神,凝心聚力再建新功”主题活动
10-21
西部助学活动“行走的格桑花”南通探索营参观张謇纪念馆
10-19
区义工联来我馆参加公益活动
10-12
海门区义工联合会来我馆开展“致敬英烈 关爱烈属 ”公益游活动
10-12
双节期间,超六千游客走进张謇纪念馆
10-08
张謇纪念馆开展中秋国庆双节节前安全检查工作
09-28
江苏沪通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来我馆开展“追寻张謇足迹 传承廉洁家风”廉洁教育参观践学活动
09-26
新华日报社总编辑顾雷鸣一行来我馆考察
11-11
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秋林一行来我馆调研
04-11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岳来我馆调研
11-25
省交通部一行来我馆调研
08-13
省社科联一行来我馆视察工作
09-18
最高法院、省高院一行来我馆调研
07-16
市纪委书记姚胜视察常乐镇廉政教育示范基地
09-10
省政协副主席周健民一行来我馆参观
05-12
张謇故里景区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公告
03-31
关于张謇纪念馆春节假期的开放公告
01-20
张謇故居关于公开征集各类展品(藏品)的公告
11-30
张謇纪念馆闭馆公告
02-15
张謇纪念馆闭馆公告
08-05
张謇主题藏品征集公告
07-16
张謇纪念馆闭馆公告
05-05
张謇文化旅游景区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公告
12-24
网上展厅
更多...
生平简介
大事年谱
格言选粹
手迹书法
奇闻轶事
名人题词
1853年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1869年考中秀才,1874年(同治十三年),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今南通)知州孙云锦。1876年(光绪二年)夏,前往浦口入吴长庆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1880年(光绪六年)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见,张謇随同前往。同年冬,吴长庆奉命帮办山东防务,张謇随庆军移驻登州黄县。1882年(光绪八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止日本势力扩张。张謇随庆军从海上奔赴汉城,为吴长庆起草《条陈朝鲜事宜疏》,并撰写《壬午事略》、《善后六策》等政论文章,主张强硬政策,受到“清流”南派首领潘祖荫、翁同龢等的赏识。1884年(光绪十年)随吴长庆奉调回国,驻防金州,袁世凯留朝鲜接统“庆字营”。不久吴长庆病故,离开庆军回乡读书,准备应试。1885年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894年(光绪20年)慈禧太后六十大寿辰设恩科会试,考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1904年,清政府授予他三品官衔。1909年被推为江苏咨议局议长。1910年,发起国会请愿活动。1911年任中央教育会长,江苏议会临时议会长,江苏两淮盐总理。1912年起草退位诏书,在南京政府成立后,任实业总长,191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全国水利总长,1914年兼任全国水利局总裁。后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
1926年8月24日(农历
7月17日)病逝,享年73岁。
1853年(农历五月二十五日卯时)出生于海门常乐镇。 1857年入海门邱大璋学塾读书,起名吴起元。 1868年冒籍如皋县,中秀才。 1882年随淮系吴长庆军赴朝鲜平定“壬午兵变”。 1894年恩科殿试一甲一名(即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1895年总办通海团练。列名发起上海强学会。在通筹办大生纱厂。 1901年创办通海垦牧公司。 1902年建通州师范学校。 1903年赴日本参观大阪博览会。筹建吕四盐业公司、渔业公司。 1905年任上海震旦学院院董,江苏教育会会长。创建南通博物苑。 1906年创建吴淞商船学校。任苏省铁路公司协理。发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1907年参与创设中国公学。 1909年当先江苏咨议局议长。发起国会请愿运动。被推选为中国图书公司总理。 1910年江宁举办南洋劝业会,议设劝业研究会。 1911年赴东三省考察。任中央教育会会长。任江苏两淮盐政总理。 1912年被授予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总长职。出任导淮督办。创建盲哑学校。 1913年出任民国政府农商部总长、全国水利局总裁。营筑军山气象台。 1915年辞农商总长、全国水利局总裁职,回乡致力地方建设。 1916年被推举为中国银行股东联合会会长。 1918年主张国际税法平等会在沪成立,被推为会长。 1919年被推选为北京组织国际联盟同志会理事。任运河督办。建更俗剧场、伶工学社。淮海实业银行南通总行开幕。 1920年组织苏社。被推选为中国矿学会、中国工程师学会会长。 1921年任吴淞商埠督办,被推选为中日菲远东运动会名誉会长。 1922年被推为交通银行总理、中国纱厂联合会会长、中国科学社名誉会员。 1924年国内军阀混战,多方调停。 1926年在南通病逝。
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若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 亡国之马关条约,朝廷能忍,吾四万万同胞却不能忍,吾欲大声疾呼:坚决反对! 学问兼理论与经验乃成,一面研究,一面践履……。 良知之学,重在知行并进。 实业可振兴经济,教育可启发民智,而戏剧不仅繁荣实业,抑且补助教育之不足。 读书既得宁静之益,又为决疑之资。读死书无用,不读书更不能成用。 苟欲兴工,必先兴学。 窃维自治之本在兴学,兴学之效在普及。 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 无人才不可为国。 凡能平地赤立而发名成业者,真人才也。 实业、教育,富强之本也。 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实业之所至,即教育之所至。 国何为而须教育?教育者,期人民知有国而已。 师范为教育之母……欲普及教育而不求师,则无导。 教育必与时势相消息,倘昧于时势之变迁,墨守定章,一成不变,则教育与时势不相应,虽有成效,何补于国,何补于民? 今求国之强,当先教育,先养成能办适当教育之人才……
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旧址简介
06-03
张謇的“村落主义”(三)
06-02
张謇的“村落主义”(二)
05-04
张謇的“村落主义”(一)
04-14
张謇与无锡赵菊泉
03-27
张謇与王个簃
11-10
张謇与梅兰芳
10-16
纪念文章
更多...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以扶海垞家塾章程为例
10-04
张謇的易学思想研究
09-02
张謇为如皋东乡《胡氏世谱》作序
08-03
课程思政视域下再探张謇师范教育观——以通州师范学校为例
07-03
立体张謇辩证看
06-02
一代企业家的济世情怀:论张謇贫富相济的思想与实践
05-08
媒体关注
更多...
“行走的格桑花”南通探索营参观我馆
10-22
双节期间,超6000名游客走进张謇纪念馆
10-09
张謇纪念馆与海门街道锦绣社区联合开展"红领巾讲解员·家乡小导游”培训活动
08-22
张謇纪念馆”2023小橘灯志愿讲解培训“结业典礼
08-11
扬州市广陵区党政代表团来海考察
07-20
省张謇研究会团队来海开展学术交流
07-18
在线调查
您对张謇先生哪方面的史实最感兴趣?
办实业。
办教育。
办社会公益和慈善实业。
个人成长历程。
家庭情况。
张謇与历史名人的交往。
状元的足迹-张謇传略
更多...
友情链接
海门政府网
常乐镇政府网
张謇网
南通博物苑
南通市图书馆
江苏大生集团
CopyRight © 张謇纪念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54684号
您是本站第 8726764 位访客
Flash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