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张謇纪念馆官方网站,今天是:
张謇“祈通中西 以宏慈善”的医学实践
2022-6-29    作者:张曦    点击:2029

□ 吴晓芳

南通处处可见张謇留下的印记,但盘点其医学事业的遗迹,仅存南通医院建院初期的天水池、X光机楼、大手术间三处旧址。本文选取张謇庞大慈善事业的一个分支——创办医院和医校为切入口,辅以史料记述,试述张謇“祈通中西   以宏慈善”的办院办校理念以及这种理念的实践、传承和发展。

一、以民为本,办医办校

清末民初,中国社会正面临急剧转型,在战事频繁、通货膨胀的恶劣环境和压力下,百姓生活水深火热。疾病的猖獗,更是雪上加霜,当时生活条件艰苦、缺医少药、防疫措施的缺失等导致霍乱、白喉、疟疾等传染病的大流行。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如皋地区连日大旱,田地颗粒无收、民间大疫流行,被传染者大多毙命;民国八年(1909年),唐闸地区时疫流行,五天死亡200余人;民国九年(1910年),霍乱病毒在掘港地区两次爆发,死亡300余人。纵观南通城乡,医疗卫生条件落后,仅有数十家医院、诊所,共计300多张病床,绝大多数百姓处于贫病交加、缺医少药的凄惨境地。

面对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现状,一批知识精英走出国门,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经验,寻求救国救民的良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张謇赴日本进行了为期70天的考察,他在日本参观医校并诊治牙疾,这让他对现代医学及医学教育有了直接的感知,他将沿途所见、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写成《癸卯东游日记》。日记中写到“日本医学发达最先,非独其士大夫所自负,德、法各国闻亦许之……”。师夷长技以制夷,张謇的内心始终被强国梦所驱动,回南通后就立即着手开展了全面的城市建设。1904年,张謇派遣通州师范学校的熊辅龙(字省之)到日本千叶医学专门学校学习,以储备医学人才。

创办医院及医校是张謇早有的设想。他在历经种种困难成功创办大生纱厂,并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萌生出创办农、医、纺三科的想法。尤其至辛亥革命前后,张謇所创办的工业已初具规模,工业人口相对较为集中,张謇感到医药卫生的落后以及反复发生的传染病疫情导致的惨重伤亡,严重影响人民健康、影响社会发展。他说:“都市集中生活,首重卫生,且医学之发达与否,有关民族之强弱。故人生所需,不可无医。乃建大学医科于学区之中心;而附(属)医院于其侧院,非以为营利也,也含有慈善公益、学术实习诸义。”[1]这是张謇创办医院的重要原因和出发点,医院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秉持慈善为民、济世救人的情怀,以医学的发达来为民众服务、为振兴中华助力。

二、祈通中西,以宏慈善

清宣统三年(1911)秋,通州(南通)响应武昌起义,宣布光复。张謇三兄张詧被公推为民政长兼军政分府总司令,并在城南昭武院右小蓬莱旧址设立军医处,刚刚从日本千叶医校学成回国的熊辅龙担任军医,服务于可能发生的战事,同时也为百姓治病。由于东南局势渐趋稳定,军医处备战压力大大减轻,旋即扩充为通州医院(后多次易名,现为南通大学附属医院)。1912年,张謇和张詧委托熊辅龙创办通州医院附设医科学校以培养医学人才。据《南通医学专门学校五年度支略》记载,校舍建筑费13740元和附设医院院舍建筑费16400余元,均系张謇和张詧私资。此外,张謇和张詧还斥巨资购买了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器械,充实、提升医院的基础建设。

对于熊辅龙这位学贯中西的医学人才,张謇是十分欣赏并推崇备至的。熊辅龙也不负期望,他是张謇“祈通中西”理念在医学实践中的首位施行者、推行者。辛亥年十二月初九日(1912年1月27日),熊辅龙施行南通地区首例乳癌切除术,他说:“乳癌为外科重症。中医治法,效验盖鲜。”[2]他强调,相对于中医而言,西医治疗乳癌的效果更佳。这次手术的成功进一步消除了民众对西医的猜忌、怀疑和畏惧,也让熊辅龙声名大噪。他以自己所学,推动地方医学进步和发展,开启了南通现代医疗和医学教育的先河。他开始谋划以解剖来纠正民众对西医的看法,同时也让医学生对人体构造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熊辅龙的爱人是同在日本千叶医校学习的熊谈松雪女士,她在医院积极推广新法接生,民国四年(1915年)的《通海新报》两次提及熊谈松雪女士,一次是患者对熊谈松雪的鸣谢,一次是《南通医院敬告妊妇》,该报道中提及:“吾国稳婆毫无学识,黑暗已达极点,不明生理解剖妄自动手术致成难产。不知消毒方法,任意污秽酿为危病,因而致命者时有所闻。……(医院)医金毫不计较,富者随意捐助院费,贫者分文不取。”由此,医院技术水平及慈善情怀可见一斑。

1915年4月30日,在张謇和张詧的大力支持下,熊辅龙主持了全国第二例暨南通首例公开的尸体解剖。这次尸体解剖观者有七百八之众,县长、警察局长及各界政要、医学生等前来观看,是轰动一时的重大新闻。《通海新报》称此次尸体解剖为“吾通破天荒第一事”,对开化风气、普及西医知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对南通现代医学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后,各地医人纷纷响应,相继创办了“乐仁”“大慈”“金沙”“中西”“德甫”“大生”医院和如皋、海门公立医院等数十所医院及南通助产学校、南通护士学校等专科学校。

1912年8月9日,张謇和张詧决定对南通医院进行扩建,1913年5月,张謇亲自选定院址,出资16400余元,购买学校东南土地11.7亩,并委托宋跃门主修附属医院。1914年6月,医院竣工,“内科(附加妇科儿科)、外科(附加产科)、皮肤科、眼耳鼻咽喉科(附加牙科)、X光机科”等,能做外科大手术。医院病室虽分三等,但对赤贫看病者可免收药费。[3]对贫者的怜恤,正是张謇慈善为民的体现,这一思想与他1914年为医校题写的校训“祈通中西   以宏慈善”相互映衬,既彰显了张謇的慈善情怀,也蕴含着中西合璧的办校、办院理念。

在对待中医和西医问题上,各界人士纷执一词、莫衷一是。张謇既没有盲目地推崇祖国医学,也不崇洋媚外,而是发表了十分中肯的见解,指出中西医学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它们既有长处、也有短处。提到中医,张謇说:“中医主气化,治虚症亦诚有独至之处。”[4]但同时,张謇也指出了中医的不足之处:“性味虽别而未精详”、“知其所以然之理,未能知所以然之数”。提及西医,张謇也是站在科学的角度,不偏不倚,他认为“西药取其精便人服饮,良是”,“在今日尤不能不取西医学说,以辅吾之不逮”。[5]

张謇主张中西包容、中西并重,但这种理念在医学上的实践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新文化运动兴起后,中医学引起一些西医界人士矫枉过正的批判,尤其是在1912年教育部公布的《大学令》中唯独没有中医内容的设置更是把中医的地位推向了低谷。面对中西医学此消彼长的尴尬局面、危险境遇,张謇认为中西学各有所长,两者应该相互融通,取长补短。他说:“今日言医者,顽固自大者无论,其有少知识者,又多轩西而轾中,以为西人医学与药学截然分两半,故辩性较精,而施效易见,不知中医之道也。”[6]因此,张謇结合当地医疗卫生实际,不顾教育部规定,力排众议,实践他“祈通中西”的理念。1916年,南通医院设中医科,聘请地方名中医金石(字品之)、胡瑞等人坐诊,诊治内科、外科、妇科、喉科等。 

1917年张謇在医校首创中医科。张謇认为,中西医学应该相互渗透、相互包容、相互融通,学中医者应该对西医有所学习,学西医者应该对中医也有所掌握。因此,他在自己创办的医校采取中西双学的教学模式:中医科的课程里设置了“生理、生化、生理解剖学”三门专业基础课程;西医科的临床医学课程中设置了“本草药物科”这门中医课程。而医德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也为张謇所重视。对于课程设置,张謇说:“夫课程之订定,既需适应世界大势之潮流,又必须顾及本国之情势。反复斟酌损益,乃不至凿圆而枘方。”[7]

为促使祈通中西的理念落到实处,鼓励学生中西融汇的积极性,张謇在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中主张“先学中医四年、再学西医四年,可以免交西医学费”的激励奖励办法。为了解决中医科学生的实习问题,张謇和张詧在学校附近新设中医院,由中医老师带教学生。张謇选派成绩优秀的医学生到日本学习、实习、参观,学习西方先进的医学技术和医院管理,学成之后再回医院和医校工作。曾两度出任南通医院院长之职的瞿立衡,就是张謇所办中医班的第一届学生。1917年瞿立衡进入医校学中医四年,再学西医四年。1925年瞿立衡赴德国柏林大学学习,1930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像瞿立衡这样的人才很多,徐光明、黄思宪、张炎等都是被张謇择优推选出国学习,学成后报效培养他们的母校及家乡南通。这些人,也是20世纪20年代末期建设南通学院医科和附属医院的中坚力量。

在人才引进方面,张謇不惜重金,四海之内广聘人才。除熊辅龙之外,张謇还聘请了日本千叶医校的李希贤、日本长崎医学专门学校赵铸等,此外,沈云扉、黄鸣鹄、俞国钧等一批优秀留学生也相继加盟医院和医校,担任医疗和教学工作。1918年,张謇聘请杭州名医唐熙年任医院主任,积极推广和扩充西医,同时也竭力加强中医。中医科实行分科诊治,设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外科聘请兴化著名中医顾益之担任,中医内科有俞汝权、刘叔敏、陈巽伯、孙在兹、施伯衡等。同时,张謇坚持五湖四海、唯才是聘,他认为“于用人一端,无论教育实业,不但打破地方观念,并且打破国家界限。人我之别,完全没有的。只要那个人能担任,无论中国人、外国人都行”。[8]1920年张謇聘请德国医学博士夏德门(Dred Schel Demann)来医院担任总医长并任医校教授。同年,张謇斥巨资新建一幢两层的X光机楼,用于安放苏北地区的第一台X光机,这个神奇的西洋透镜也成为当时百姓津津乐道的话题。

1920年,他在一次讲话中说:“南通设医校有年矣,意在沟通中西,而效未大著,思之思之,乃计先通药学,药通然后可以求医通,医犹汽车电车,药犹轨与道也。”[9]1921年4月,张謇发表《拟集资订(中药经)征求同意书》他说“医犹汽车电车,药犹轨与道也。药通,然后可以求医之通。”[10]他积极联系德国柏林大学大伦制药学院院长汤姆斯和化学工程师马勒,计划对常用的中草药进行成分分析,以更好地发扬、传承中医。但由于历史原因,此事未能推行。站在历史的角度回溯,张謇祈通中西的理念,对于医院和医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中西医学相互参照、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难度确实非常大,北洋军阀政府当局的崇洋媚外、西医界的盛行和民族虚无主义等原因都扼杀了张謇祈通中西思想的进一步探索和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张謇“祈通中西”的理念和做法是科学先进、难能可贵的,对后人也具有启发意义。

三、薪火传承,福泽江海

张謇所创办的医院和医校,无论是医校的教育水平还是医疗技术,在当时都堪称现代化。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中西融合的办学理念成为一大特色,吸引了全国各地学生前来投考。1916年的《通海新报》刊登《医学第一次毕业志盛》,记载了在毕业生典礼上,张謇发表演讲,告诫学生对待病人“无论贫富,都要存不欺心”,彰显了张謇对待病人一视同仁、怜悯关怀之心。百十年来,医院和医校始终传承张謇先生“祈通中西   慈善为民”的办院初心和理念,始终与张謇的爱国奉献情怀一脉相承,是江海健康的先锋力量和强大保障。

2021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成立110周年,为致敬创始人张謇、张詧,传承历代先辈披肝沥胆、砥砺前行的荣光和使命,医院筹建了院史馆。院史馆以图片、文字、实物结合多媒体的方式展示了医院110年发展进程,整个馆没有“奉献”二字,却处处彰显着奉献的情怀:从张謇、张詧慈善为民的办院初心到抗战炮火下辗转“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救死扶伤,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最大规模脊髓灰质炎的成功防治到20世纪70年代运用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烧伤病人获得交通部表彰,从21世纪的非典肺炎防控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伤员救治,以及当下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精准防控等,都彰显了一所百年名院对张謇“祈通中西   以宏慈善”思想的传承、致敬和发展。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南通学院院刊》1947年第4期。

[2]《南通师范校友会杂志》第2期,翰墨林印书局1912年出版,第10-12页。

[3]张謇关于事业调查报告书[M]江苏文史资料选辑(10),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4]《张謇全集》,第4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8页。

[5]《张謇全集》,第4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98页。

[6]《张謇全集》,第1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95页。

[7]《张謇全集》,第4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148页。

[8]《张謇全集》,第4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03页。

[9]《张季直九录·教育录》卷一。

[10]《张謇全集》,第4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270页。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张謇纪念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54684号 您是本站第 9201888 位访客 Flash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