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张謇纪念馆官方网站,今天是:
张謇的留学思想及当代价值
2021-12-25    作者:潘婷    点击:1585

 □ 黄 波

张謇接受的是传统教育,自己并没有留过学,但他的视野、胸襟非常开阔,是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的人。他历来主张向西方学习,“会通中西”,对出国留学也提出了一些见解与思想,可以作为教育思想的一部分。

自鸦片战争被西方列强打开国门后,中国进入了一个新旧撞击与嬗变的时代,清政府终于迈出了学习西方的艰难步伐,于1872年第一次官派学生留学欧美。在朝廷守旧势力的压力下,这批学生学业未完就被召回了。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张謇作《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阐述了他的出国留学思想。

一是紧迫性。张謇把应该留学的对象分为两类,一类是各级别的文武官员,这类人留洋可以尽快掌握技能,即“观摩既备,领悟必速,较之在中国学堂所练,必更切实”;另一类是学生,张謇认为学生的留洋更具有迫切性,“……三年以后,再令出洋,收效过迟。而今时势,断不能待。”粗通洋文、洋语的学生即可选募留学,以免错失时机。二是精准性。张謇主张留洋要有针对性,学习这个国家的最长处:“陆师则肄业于德,水师则肄业于英,其它工艺各途,皆就最精之国从而取法。”套用今天的话说,叫“精准留学”。三是前瞻性。对于学成归国的人才如何任用呢?张謇认为要提前谋划好。过去留洋归来人员没有得到清政府的重视,人才浪费,张謇感到十分痛心。他考察了日本的制度,日本留学生归国后“任以实官”“积劳升擢”,主张借鉴日本的经验,强调重视使用人才。四是前提性。张謇提出“惟出洋者,须择其理路较为明白,志气尚不鄙琐者,学成方为有益。”用今天的话说选派学生留学的前提条件是德才兼备。务实和注重品德是张謇一贯的作风和教育理念。

投身教育和事业后,张謇培养、资助了一批留学生,包括培养儿子张孝若留学美国,他的留学思想也有了一定的丰富和发展,反映在他与儿子的通信中,笔者归纳为三点:学好国文是留学的基础、学好英文是留学的前提、忠信是做人的根本。

张謇认为出国留学前须有国学的根底,主张张孝若赴美留学前,用两年时间学习国学和国文:“故欲儿今明两年注重于国学、国文。既注重,则每日时间须多,今与沈年伯商定者,尚是平均。俟国学、国文稍积根柢,至游美豫备学校,乃可注重英、算。”另外,1918年张謇所作的无锡张君墓志铭中表达了同样的意思:“吾尝谓未尝知中国学问者,不可以游学,游学亦无益。”

张謇听到老师反映,张孝若“英文读法不切实,亦不肯熟读”,于是写信给张孝若:“英文最重音读,不切实则音不准;不熟读则语法不合,虽学犹未学矣!何以出洋游学?”张謇认为留学前一定要学好英文,否则留学无从谈起。这与《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中认为粗通洋文、洋语的学生即可选募留学的观点有所不同。张謇对张孝若既关怀备至,又十分严格。

张孝若赴美留学前夕,张謇作《怡儿游学美洲将行诗以策之》,文中告诉儿子身在国外如何与外国人打交道,那就是“蛮貊何足异,忠信植行本”。外国人与本国人没有区别,价值观是相通的,忠信是做人的根本。张謇对张孝若留学寄予殷切希望,后来张孝若提前回国,张謇坦言这不是他的本意。

如何看待留学归来的人才,张謇也充满了辩证思维。他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从日本留学归国的人,名叫徐某,十分精通制皂技术。于是张謇让他负责南通皂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果然有了极大提高,可是由于成本高导致价格也偏高,没有人愿意买,亏损严重。张謇又让他监造监狱出品,结果如出一辙,又损失了2000元。张謇根据切身经验,认为留学人员学成回国后,学习并没有结束,还需要了解“社会心理和社会经济”,也就是运用学到的知识要结合本地实际和现实,否则就要失败。

如今出国留学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它承载着年轻人实现自我价值的理想,也寄托了许多家庭望子成龙的期望。张謇的留学思想在今天仍有一定的价值和启示。他提出“未尝知中国学问者,不可以游学,游学亦无益。”“志气尚不鄙琐者,学成方为有益。”这些思想隐含着他的价值理念,即学习国外先进成果的同时,仍要立足本国,保持自身的文化自信,不崇洋媚外,留洋的目的还是为了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单位:海门张謇研究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张謇纪念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54684号 您是本站第 9241074 位访客 Flash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