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张謇纪念馆官方网站,今天是:
张謇与赵亭
2019-8-1    作者:于陶静    点击:2669

高广丰

上海证大集团在兴建海门滨江新城的证大中学(海门中学分校)时,在校园西南隅仿建了赵亭和师山书院。虽是易地仿建,且又未必尽如旧制,但却仍然很有意义。

赵亭是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张謇与同学周家禄等人为纪念前海门厅训导赵菊泉在海门文庙学宫建造的,可惜抗日战争中被毁掉了。师山书院始建于清嘉庆十四年(1809),同治十年(1871),十九岁的张謇拜张菊泉为师,同时肄业师山书院。赵菊泉的训导署在文庙学宫,而师山书院恰“在学宫之右”。今天海门中学的校园,涵盖了当年的文庙学宫和师山书院,所以,在海门中学分校仿建赵亭和师山书院,既是合理的,又是为了弘扬张謇精神。

论者普遍认为张謇等人建造赵亭是为了感念赵先生的教养之恩,这在张謇尤然。这自然是对的。诚如张謇题赵亭联的序中所说“余从之游,提撕奖假,唯恐不至,三年未收学费一文”,故而上联云“人通利则思其师,几席三年,濩落何堪高第列”,没有赵先生的三年教育,一个“濩落”的张謇怎么可能名列高第,状元及第,大魁天下呢?张謇说的“濩落”,当然既指自己没有学识,也指缺乏志向。对于攀登科举顶峰的张謇来说,此二者缺一不可。而赵菊泉正是在这两个方面给了张謇关键性的影响。

在学识方面,赵菊泉是张謇遇到的第一位高明的老师。张謇一开始从赵菊泉先生学习时,“先生令尽弃向所读之文,以桐城方氏所选《四书文》及所选《明正嘉隆万天崇文》授读”,首先是选对了教材;而“每课艺成呈阅,则乙抹过半,或重作,乙抹如前”,其次是几乎一而再、再而三地否定了张謇的作文。这说明赵先生对张謇过去所受的教育和此时张謇的水平是非常不满意的,几乎一切从头开始。正因如此,张謇当年便考得了如皋生员一等十一名,主持考试的方侍郎甚至说张謇“文可第一”,只是考虑到他即将归籍到通州去,为了“避众忌”,因而故意将名次排后了。

在志向方面,赵菊泉像张謇的父母一样不断地给予鼓励和支持。从学之初,张謇困于冒籍案,倾家荡产,负债累累,甚至被如皋学官“押于学宫,索重贿”。首先向张謇伸出援手的便是赵先生和师山书院院长王菘畦,几经周折,张謇方才归籍。赵先生经常对张謇说,“出头之路,可以救贫;否则作几句散体诗,习几句应酬话,终不足以报亲师之恩,副戚友之望也”,“无事便读书,勿得因贫而短气。子早得腾踏去,则予心慰矣”。赵菊泉总是“谆谆以努力读书为勖”,“谆谆以韬晦浑厚为勖”。同治十三年(1874),张謇因家贫入江宁发审局孙云锦幕为书记。他与赵先生辞行后,走了十几步,先生将他招回,送给他两样茶食,并且再三叮嘱他:孙先生是个爱才的人,你去后不要放松功课而去沾染社会世故,“予年老,有厚望于子,勿忘斯言!”直到张謇走了半里路,先生还远远地目送他。

正因为如此,张謇考取状元后首先想到的三个对自己寄予厚望但已故世的人中便有赵菊泉,“感母与赵(菊泉)、孙(云锦)二先生之不及见,又感国事,不觉大哭”。

然而,张謇等人建造赵亭的深意却远不止于此。张謇赵亭联的下联说:“公魂魄犹乐兹土,衙斋咫尺,风流敢告后贤知”。赵先生虽然早已病逝于家乡无锡了,但是他的魂魄却至今以海门为其乐土,深爱海门这块土地。先生的魂魄尚且如此,那么他生前之为海门尽心竭力,便是不言而喻的了。张謇等人认为赵先生的“风流”亦即他的杰出贡献,是一定要让后之来者了解的,更希望后贤们发扬光大。所以建造赵亭的意义尤在于此。

赵菊泉对于海门教育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光绪海门厅图志》说赵菊泉“同治中选授厅学训导,厅治僻左,文庙乐舞祀典多阙略。彭渊(即赵菊泉)考求图谱,布算以审音,髤器以实馔,循文演阐,蹈咏彬彬,邦人称颂”。而据史料记载,海门文庙及学宫建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到赵菊泉出任海门训导时已有百年历史。奇怪的是,在这一百年中,象征教育的文庙竟因“厅治僻左”而“乐舞祀典多阙略”,文庙不过形同虚设而已。那么文庙内的官方学校学宫的状况也便可想而知了。直到赵菊泉才切切实实地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他才把文庙祭礼的规制和乐舞弄清了,把礼器油漆了,于是才能“循文演阐”起祭礼。虽然这只是形式,但至少能使文庙包括厅学的一切开始步入轨道,从而使海门的官方教育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光绪海门厅图志》接着便说到赵菊泉的教育,说他“教人以笃实为本”,“行文以雅正为宗”,他对学生“一屏矫激之”,于是“一时操觚之士,靡然响风及门”,读书人都来拜他为师,结果是“成就者甚众”,其中就有我们熟知的清末江苏五才子中的张謇和周家禄。正因为这样,当赵先生告老还乡时,学生和父老依依不舍。张謇在《奉送赵训导师归无锡序》中说,人们“毕集于学舍之门,乞先生少留”,先生临走时,“祖者(送行的人)车塞道,以香果茗饵夹舆前后而攀呼者,闻且数百人云”。人们都说,过去来海门做学官的都看不起海门百姓,对读书人无动于衷,只有赵先生“进士若秀与良者而翼植之,犹子弟也;简若秀而或不良者督鞠之,犹弟子也。而士砥于行,而文有章矣”。无论学生优劣,赵先生都当自己的孩子看待,培养督促,因此海门的读书人品行和学问都提高了。不仅如此,赵先生还重视民风的教化,“约昏丧之宜以训俭,行乡饮酒,以示尊让絜敬长长老老之义,而民知礼矣”,甚至还做了许多学官职责以外的好事,“唱浚通渠以泄潴水,赞积谷以备年之荒,而民有有利矣”。赵菊泉离任短短23年后,张謇和周家禄回到当年读书的海门文庙学宫,感慨万千,他们分别在《请建赵亭禀牍》和《赵亭启事》中,几乎用同样的语言描写了此时他们眼前的海门厅学的衰败景象:“见夫立雪之宇,稍翳夫蓬蒿;饮射之堂,侵寻夫葵麦”。赵先生当年振兴的海门厅学已经渐渐没于蓬蒿葵麦中了。所以,他们猛然意识到,是赵菊泉开创了海门一代良好的教育风气;赵菊泉的贡献,在海门厅学历史上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赵菊泉的确无愧于“人师之职帜,学官之凤麟”的美誉。

值得注意的还有当时海门厅同知王宾在张謇等人的《请建赵亭禀牍》上的批示。王宾接到张謇等人的禀牍后,立即批示同意,并认为建亭正如历史上人民纪念石庆、栾布、鲁宗道、范纯礼一样,遗爱所著,名迹斯芬;认为为赵菊泉在孔庙建亭和东汉时为溧阳长潘元卓树校官碑一样,都是为了颂扬他们兴学的业绩,建亭能够庶从士望,亦作邦型,正是需要这样为海门树立一个振兴教育的榜样。

赵亭,实际上不仅是张謇等人,而且是海门父老为赵菊泉所立的丰碑。更值得注意的是,张謇此时已经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并且正在思考进而发展教育的问题。这一年,他通过起草《变法平议》极力劝说两江总督刘坤一兴办新式学校,并为之拟订中小学课程。第二年,他便开始筹建我国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随后则一发不可收,亲自创办或参与创办了大中小学370余所。所以这个时候建造赵亭,不能不说是张謇表达了向先贤学习、振兴教育的决心。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张謇纪念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54684号 您是本站第 9236085 位访客 Flash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