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张謇纪念馆官方网站,今天是:
张謇“勤逊”教育思想
2011-9-21    作者:沈颖楠    点击:4407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张謇依托家庙,兴办义学。为了勉勖后人,他还亲题校训:勤逊,并释义为:勤则不匮,逊则易亲,不匮则能自立,易亲则能得助,人人自立而得助,族其兴矣。

斗转星移,倏忽百年。站在历史的天空下,我们观其言、察其理、悟其道,先贤思想之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足令我辈皓首穷经、孜孜以求。

一、探寻勤逊教育思想的历史本源

的本义是勤勉、勤俭、勤奋、勤劳,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以贯之的民族精神。的本义则指谦逊、谦虚、恭敬、礼貌,这是我们炎黄子孙所崇尚的有别于他族的传统美德。

同时,我们的勤、逊又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这一层面,还更应看到隐藏其后的不匮自立宜亲得助

周易有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张謇所指的勤,就蕴含着自立图强、自强不息的精神特质。张謇所指的逊,也理应指向那些人性的美德,或学习与生存的范式,如包容、律己、合作、互助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可以说,勤与逊是我们中华民族能始终百折不回、迎难而上、生生不息的两股重要力量源泉。

张謇首先是一个从旧时代走出来的知识分子,在他的思想深处,有着传统道德文化的烙印。他崇尚为人之本要讲究勤逊坚苦忠实忠信笃敬,并将其作为许多他创办学校的校训关键词,以此传递他的价值取向,规范学生道德操守。在一些演说中,他时常勉励广大师生:勤勉节俭,任劳耐苦诸美德,是成功之不二法门。”“强勉学问,强勉行道; 其所凭依,其所自为。在这一思想基础上,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字的使用频率在张謇的教育思想阐述中会非常高。而字虽少,但与笃信等都是相似相通,属中应有之义,也是张謇素来看重的范畴。

同时,张謇又生活在一个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时代,作为一个清醒的爱国者,近代文明的倡导者,张謇的内心又涌动着救国图强的冲动。因此,在他诸多校训中,总是闪耀着那个时代里很前沿的教育观、人才观:自立自治精进祈通中西等等。当在办学中遇到困难的挫折时,张謇总是鼓励大家要有虽干万人吾往之气,有人扶助要做,有人阻抑也要做,要将外来横逆当作红火熔淬金铁,借以熔淬我积成君子之资格

张謇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正是凭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厚德载物的人格魅力,仅用20多年时间就在南通创办了300多所学校,为普及地方教育做出了杰出贡献。

校训是一个学校的象征,体现着这所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而勤逊,作为张謇教育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有着鲜明的经世致用特点,浓重的宗法伦理道德倾向,独特的辩证思维方式,谦恭礼让中庸贵和的人文传统等,内蕴极为丰富。

就这样,勤逊承载着厚重的中华文化,同时,又暗合了时代的节拍,鲜活而灵动的,向我们走来。

二、 品悟勤逊教育思想的时代意蕴

深刻把握勤逊的时代意蕴,对于我们全面正确地认识校训,更好地传承、丰富、发展和创新,进一步获取学校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勤逊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过分强调社会本位和国家意志,否认个人独立的价值和意义,这也导致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对共同的价值观念和集体意识的培养,却相对忽视了个体意识和独立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

张謇有着朴素的民本思想。他将其纺织厂定名为大生,即取义于天地之大德曰生。张謇阐发的,就是民生。而在教育上,就是鲜活的教育对象——学生。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张謇在教育对象上主张以全民教育为对象。无论男女、老幼、贫富、智愚及至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教。这些都是朴素的人本思想。

在新的历史时期,逊就是互助合作,逊就是尊重个体选择,逊就是厚德助人、厚德生人。教师最大的、最大的美德,就是实现全体学生的发展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最大的追求,最高的办学境界,就是在公平、均衡的理念引领下,实现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共同发展。

2勤逊闪耀素质教育的思想光芒

素质教育强调学习是一种艰苦而愉悦的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应自立、自强,创造性地发挥才能,自觉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学校应减负增效,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广大学生全面发展。

张謇先生在《河海工程测绘养成所章程》一文中,提出要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思想,指出办学一要注意学生道德思想,以养成高尚人格;二要注重学生身体健康,以成勤勉耐劳之习惯;三要学习学理论技术,注重实地练习。基于这一办学方针,勤逊校训同样闪耀着素质教育的光芒。

1勤逊作为一种校训文化,属于德育范畴。以勤为训,可以培养学生自立的意识、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精神;而对学生导之以,则自然能形成文明礼貌的风气、与人为善的美德……由勤逊推开去,纵览张謇的教育思想,可以发现他一贯重视学生道德教育,主张爱人以德爱国爱群,爱亲爱己。认为学问是一事,道德又是一事,而德尤为重要。

校训乃一校之魂,勤以修身、逊以立德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力量,像一股涓涓细流,带着先贤的大智慧,润物无声,浸润着校园的每寸土地,引领着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提高人文道德素养,追寻高尚的精神生活。

2勤逊作为一种学习和生存的范式,又规范着教学行为。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的设定上,勤逊反对片面追求知识传授、技能培养,指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其次,在教师教学行为的选择上,勤逊反对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低效劳动,呼唤高效教师、高效课堂、高效作业。同时,在课堂主体的确定上,勤逊反对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提倡合作、互组、自主探究的启发式教学。

另外,勤逊要求我们勤于实践、勇于探索、善于学习、乐于奉献,这些优秀品质,与素质教育的要求也如出一辙。

3勤逊期盼真善美的人格追求

张謇认为人格是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他说:所谓挽救者如何,不是说几旬激烈话而已。须是人人成一种有人格人。他为我校前身,当时的张氏初小提写校训的目的,就是为了进行健全之人格教育,培养健全之国民,最终使家族、民族得以兴旺发达。

勤能修身、逊可养德,其身正、其德馨,则其思想纯真、品质大善、情趣至美,行为世范、高山仰止。张謇的一生,是勤逊的一生,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诠释了勤逊对人格修为的影响(及至当今,不管是共和国的几任总理,还是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等广大公仆,都可视为勤逊人格的典范)。

学校具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道德功能,我们的勤逊校训同样体现了对学生真、善、美的人格期盼。

勤逊为主旋律育人,一方面,可通过学生自己的理性思考与主观选择,培养独立、自主意识,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形成对真理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另一方面,也促使学生自省、自律,学会谦让、学会包容、学会欣赏,认同主流价值观,提升人生理想境界;同时,也可增强对团队的激情、对社会的忠诚度和归属感,最终使他们的人格获得健康发展。

勤逊的品质去追求真善美,就是超越自我、实现自我,就是追求品味,追求觉悟和快乐人生、自由王国。

4勤逊蕴涵辩证统一的哲学智慧

如前所述,张謇的勤逊教育思想,与通师的坚苦自立、忠实不欺同宗同源,内蕴极为丰富,都可上溯于《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包含着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辐,实为成功所必备的两个基本品质。

从理念选择角度来说,为自强不息,于精神与追求上主张张扬、争先、进取、创新、果敢等;为厚德载物,于人际交往与行事风格上主张内敛、宽容、忍让之性为阳为刚,而之意属阴属柔,勤逊连袂、刚柔相济,颇有太极无敌之意。孔子曾有语曰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也即此理,当下所流行的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一语也暗合勤逊内涵。

从价值取向角度来说,的目的侧重业务,知识与技能,是工具性的;而则侧重内省,美德与品行,是人文性的。韩愈说业精于勤,行成于思,也就是说,事业或学业的成功在于奋发努力,勤勉进取。做人行事,必须谨慎反思、修身养性,才会有所进步。自唐以降,时逾千年,张謇用勤逊两个字,高度概括了《周易》、《论语》与韩愈的三句经典语录,其思想之精遂悠远,博古通今,不可不谓之高也。

从行为选择上来看,如果更多的属于个人的奋斗——自主、自立、自觉、自强(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竞争理念也可纳入此范畴),那么,则提出与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相处的准则:更多的倾向于团队的合作与互助,共建共生与共赢共享。

另外,从以下几个小切口来辩证推思,也颇有意思:

自强自立不等于个人英雄主义,不等于狂妄自大,做独行侠;我们应该将自己的成功融入到团队的共同发展中……勤不等于死揪蛮干,不等于埋头苦干;我们应该在苦干的同时,目中有人、手中有法,讲科学、讲方法,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逊不等于被动、束手束脚,不等于中庸之道、无原则的忍让;逊也不等于胸无大志、小富即安、不要竞争。

总之,张謇的勤逊教育思想蕴含着丰富的辩证统一的大智慧。在这里把握得非常恰如其分。当我们仔细剥去其外壳,剖析其合理内核时,就会发现,勤逊已非一简单的理论架构,而可打造成一个圆润的、理论与实证相统一的体系。

山因水的环绕而灵动,文化因学校传承而生机勃勃。

回顾历史,我们感慨万千;遥望未来,我们踌躇满志。

我们幸运:生活在这块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正圆着一代宗师的教育理想;

我们感激:在张謇先生的芳泽、各位领导的厚爱下,我们走过了曲折而富有成效的一百年;

我们自豪:勤逊因学校而彰显,流进一届届学子的灵魂深处;

我们骄傲:得一方英才而育之,桃李满天下;

我们期待:学校能继续得到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鼎立相助、大力扶持,做精、做强、做出特色。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张謇纪念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54684号 您是本站第 9241551 位访客 Flash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