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张謇纪念馆官方网站,今天是:
抗击风潮
2011-9-20    作者:admin    点击:3518
光绪二十八年(1902)七月二十八日,太平洋飓风侵袭东南沿海,飓风过境,出现时疫,民工散去。张謇心念新堤,夜不成眠。二十九日东北狂风大作,窗鸣有声,夜里飓潮凶涌,夜半后,出门观天,天昏地黑,风雨交加,据当地老人说自咸丰六年以来也无此厉害。江导岷、龚培基、李审之等皆昼夜守护危堤,出入狂风暴雨中,民工与惊涛骇浪相搏,工头、民工无一退缩,奋力抢险保堤。“而所得之俸,视通之地,公司裁半;视他处,公司裁三、四之一耳”。张謇寝食不安,室内徘徊,急得团团转,至四更才就寝。垦牧公司新筑大堤,土浮基松,岂能经受如此袭击?新堤如“泡脆饼”,伤及不少,被冲坏的有50余处,300余丈,老堤也多处严重受损。八月一日,仍东北风,雨,午后转西北风,才心略定。八、九月择小汛潮期,人皆自卫,各自修堤补岸。入冬复施工修补冲坏处,增厚其址,而坦其坡。十月三十日张謇步行95里到达垦牧公司,次日,周视各堤,二、三堤已修培十之八九,一、四堤也修补十之六七。但民工因时疫与秋收散失甚多,不禁感叹:“作事之周折如此,若日得2000人,得半月晴,修坏补缺,何事不了。以是见天人合一之难,止合恃人,不可幸天也。”十一月三日,张謇整理修补垦牧图卷后,召集会议,作“清理二补、三补地数界至说”。
十二月初十,张謇由沪赶至川洪港上岸,经北新、久隆、曹家、富安镇,途经70里至垦牧公司,不顾旅途劳累,马不停蹄。十四日到达吕四,觉腰酸、咳嗽,即回长乐,咳嗽加剧见血,连续多天午后咯血,只得在家治病疗养至过年。
光绪三十一年(1905)夏天,已经陆续修成七条长堤和一部分河渠,而且开垦了第一堤西圩的7000多亩土地。可是,七月,飓风大潮,垦牧各堤皆损。八月朔,飓风自海上来,五昼夜不绝。初三,飓风大作,夜里更厉害,亥刻潮乘风势,潮高逾丈,排空飞溅,跨堤而入,凶猛异常,堤溃决十分之七,盐舍、卤房、卤池全淹没,。督工人彻夜不懈,卒编筏为舟,或凫水自救,牧场羊群几乎完全失散,可谓全军覆没。自垦牧七堤以南之海门境,直达崇明县境之惠安镇潮涨小黑沙等处,南北七十余里,东西二十里左右,所有堤岸,无不残破,甚至荡平房屋。惟市镇地基较高之处,也仅存数家,余悉漂没。民间新收之苞米、高梁,尽被潮浸,不能煮食。淡水沟渠,亦都咸不可当。故潮退后饥渴而死者不少。淹死人畜,狼藉纵横,遍于1200余方里之内,沟渠道路,田塍岸脚,臭气充塞,人行几绝。公司执事人员夜半编筏,凫水鹄立残堤达旦守堤,有的踞屋顶、桌面终夜。
此时张謇正出差上海,午夜见卧室墙角倒,马路水深二三尺,却插翅难飞,急得如热锅上蚂蚁。初九风减,张謇乘“大生”轮至川洪港,因桥路断失,急雇小船顺流而下至三和港,见崇明分厂栈房水痕在壁高2尺7寸。十一日,路途泥泞,张謇徒步而行至垦牧公司察视灾状,并检查各堤所报,潮灾为八九十年所未见。获知通海垦牧公司及同仁泰盐业公司受灾严重,第七堤最得力之工头杨子卿,当潮来时率壮夫5人,荷锹至第六堤开通南北二坝,冀杀潮势,以保新堤。潮退见工头未归,壮夫亦少2人,派人四处搜寻,直至第三日才觅得3人尸体,咸聚于杨香圃圩内西北堤脚下,张謇痛惜泪泣,抚恤家属。又雇人分别收埋暴露人畜,决放秽水,以免大灾之后再起大疫。
公司员工心恢意冷,股东疑虑重重,不再愿意承担12万多两的修复费用。张謇却异常坚定,鼓励大家:把“忧患“当做“鞭策之教师”,继续筹划补救办法,绘制《潮后修筑图》,编制《大潮后修筑预计表》,谋共同防灾之策,紧急筹银30万两,其不足之4万,由可垦之地的数千佃户筹补。同时,以灾甚,请于督部,得苏藩库及仁善堂赈济款12960余两,运集谷麦棉衣,施济寒饥。次年春天,安排3000多民工“荷畚锸而至”,在暴雨继续为患的恶劣条件下,修补堤岸,加高加固,海堤转角由原直角改为孤形,险段用石块、木料护堤保土。同时加筑格堤以后备防患
自1901年开始围堤起至1925年的25年中,几乎每年都遇一二次风潮袭击,只是程度大小而已。有一次飓风狂潮,海堤决口,眼见芦苇、牧草被淹没,小牛、小羊被卷走,张謇率江知源等员工和成千农工上海堤前沿亲临督战,高声呼喊: “堤不可破,我们要与大风潮作殊死搏斗,抢护到底!”“我们要拿所有的血汗与风潮奋抗,看究竟是我胜它,还是它胜我。” 民工们见状元公都不顾一切奋战在风雨中,便奋不顾身地手挽手,拉起一道人墙。一浪打来,人墙七歪八倒,张謇被击倒,大家连忙来扶起他,张謇高喊:“别管我。快用‘柴牛’堵缺口,不能让缺口扩大!”, “快用草包泥袋堵!” 终于,堵住了缺口,挡住潮水,保住了人畜房屋。
张謇在致股东书中云:“灾损如此其巨,规复所需如此其多,可谓至难,然势无中止,儆予之忧患不啻鞭策之教师也。”“各执事都无畏难怨苦之心,必谋所以挡无情暴至风潮,达我垦牧大成之志而后已。”勤劳、勇敢、特别能吃苦的海门人,怀着对张謇的无限信懒和对垦荒求生的强烈欲望,在这万倾滩涂荒野上,舍生忘死地与自然灾害展开了一场又一场可歌可泣的壮烈搏斗,充分展示海门人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张謇纪念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54684号 您是本站第 9101988 位访客 Flash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