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张謇纪念馆官方网站,今天是:
张謇与近代江苏的沿海开发
2022-5-18    作者:施仲华    点击:1978

张廷栖

张謇是近代江苏沿海开发的先驱者,从1901年创办通海垦牧公司起,至20世纪20年代,苏东沿海掀起了史无前例的开发高潮,通海垦牧公司成为近代沿海大规模开垦植棉的始祖。

一、张謇与近代江苏的沿海开发

早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前,张謇就有开垦沿海滩涂的意向。在他辞官回乡丁忧期间,奉两江总督张之洞之命,在通海地区办团练,抵御日本对我国沿海的侵扰。期间,他曾亲往海防前线视察,见到大片滩涂,即淮南盐场。黄海滩涂因海势东迁,土卤日淡,盐产锐减,成本增高,灶民日贫,这一切触发了张謇废灶兴垦,解决百姓生计的愿望。大生纱厂创办获得成功以后,为广植棉花,以增加纱厂的原料基地,光绪二十七年(1901),他即与汤寿潜、李审之、郑孝胥、罗振玉等人,动议发起筹建通海垦牧公司,得到时任两江总督刘坤一的赞助,呈报清廷获准,于该年5月正式成立。张謇亲任公司总理,10月开始招股集资,正式动工,在茫茫海滩,荒无人烟的盐碱地上,筑堤挡潮,围海造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引进棉种,改革盐业,以工促农,以农助工,改变了产业结构,实现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过艰难曲折的斗争,克服了来自狂潮和风暴袭击等自然灾害的困难,解决了复杂的地权纠葛和各种人为的刁难,历经长达10年的艰辛努力,终于获得成功。围垦土地10多万亩,实现赢利,并开始分发股息和花红。通海垦牧公司开垦之前的公司之地,正如张謇在公司第一次股东大会上所说的那样:“立乎邻堤而东南望,时值东北风大汛,潮拍邻堤之下,弥望皆水,浪花飞洒,薄入邻堤,故缺啮不齐,农人间连柴牛抵捍。近邻堤内之地,黄芽白苇,半未垦熟。时值无风小汛,潮不内侵,驾小车周视海滨,则凫雁成群,飞鸣于侧,獐兔纵横,决起于前,终日不见一人;夏夜则见照蟛蜞之火,繁若星点而已。”[1]而10年后的这块土地,面貌大为改观:“各堤之内,栖人有屋,待客有堂,储物有仓,种蔬有圃,佃有庐舍,商有廛市,行有涂梁,若成一小世界矣。”在通海垦牧公司——这个张謇垦殖计划的试验地、示范区的成功引领下,在苏北范公堤以东,南起川流港,北抵陈家港,纵约700里,宽约100里的原淮南盐场地区,濒海约1.2万平方公里的黄海滩涂上掀起了一股开发的热潮。大量的民间资本被吸引,他们投资开垦,仿效通海垦牧公司,在沿海滩涂创办了大小70多家盐垦公司,占地700余万亩,投资总额2000多万元,先后吸引30余万的通海农民,战天斗地,兴垦殖棉,使昔日的草荡荒滩成为“阡陌交通,田庐相望”的新兴棉产区。张謇当年的沿海开发为当代的沿海开发,创造了一定的条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历史经验。

二、张謇近代沿海开发的新型模式

原江苏省委书记梁保华于2009年9月11日的“全省沿海地区发展工作会议”上特别指出,“南通人富有开拓精神,一百年前张謇在沿海开发中就办银行、开公司、发债券、请外国专家,其开发模式现在看来仍很先进,非常了不起。可以说,在江苏沿海开发中,南通人起了先导作用。”这段精彩的讲话,揭示出研究张謇当年的沿海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张謇在沿海开发中的“先进”“开发模式”是什么,“开发模式”的内涵有哪些?这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1. 采用现代先进的企业制度

沿海滩涂的废灶、兴垦、殖棉,是与海争地,改造自然,需要筑堤御卤、建闸挡潮、排水洗盐等巨大工程,决定了工程建设必须有大量的资金投入。如何筹集资金去兴办盐垦事业,唯有借鉴大生纱厂集资成功的经验,即采用西方国家先进的公司制度进行融资。张謇认为“公司者,庄子所谓积卑而为高,合小而为大,合并而为公之道也。西人凡公司之业,虽邻敌战争不能夺。甚愿天下凡有大业者,皆以公司为之。通海于天下,此垦牧之地于通海,皆九牛之一毛也,不能一毛自馁而积之而已矣。搢绅倡先,抑亦懔宪皇帝之训乎。谨举章程,告我同志。”张謇基于这一认识,率先把股份制公司制度引入农垦企业。通海垦牧公司成为我国第一个农业股份制企业。集股股本计划规银22万两,每股100两,共2200股。至1904年实收股银计209180两,首先用于购地123377亩,然后进行修筑海堤、统一规划和建造闸坝、开河、造桥、筑渠等各项工程,对公司进行固定资产的投资。土地逐步成熟后成为商品基地,股东获得股息和红利。

张謇又一次应用西方先进的股份制企业制度获得成功,启示我们应善于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为我所用,实现自己的目标。

2. 科学规划农田的基本建设

“建设之先须规划”。这是张謇一贯的思想。通海垦牧公司由张謇进行科学的规划也是它的一大特点。他将围垦的土地,划分为7个区域,称为堤,从北至南依次划成1~7堤和一个牧场;每个堤下设数个圩。圩内自南而北,划5~6个排;每排实行垗田制,分别17~20垗。每垗成长方形,四周有河沟相隔,土地面积约20~25亩,分割成前8亩、后16亩,中间一亩为佃农的宅基地,建有住房。宅前有路,宅后有沟,既可养鱼又可供生活用水,并种植竹园,四周还有菜圃。公司范围设立行政机构:垦牧乡,并设有“自治公所”。每一个堤都建有初等小学校,称为堤校。全乡有垦牧高等小学校。垦区设立商贸市场,建成小城镇。堤内的河渠道路构成“井”字形,昔日的荒滩成为新式的农村。有文人认为,上古亚圣孟子之井田理想由张謇付诸实现。张謇也说:“井田之制犹可行于新垦之地”。

当年张謇在荒滩上建成如此之新农村,启示我们:开辟一个新区,开发一个项目,先行科学规划至关重要。

3. 创立新型的生产经营体制

通海垦牧公司的生产经营由公司和农户两方面组成,即“公司+农户”。公司作为经营实体,负责全公司全局性重大项目的经营活动和系统管理,执行农户作为家庭为生产单位无法承担的经济、组织、生产等方面的职能。例如,筹集公司所需的巨额资金,保证垦牧事业各项工程的进行;规划公司的总体建设目标和任务,有序地开展项目建设;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以及全公司的水利工程建设;修建道路、仓库、商业等公共设施;创办文化、教育公共事业等等。这些对农户来说均是无能为力的,只有“仿泰西公司集资”,以发行股票的现代融资手段,组成股份有限公司,将分散的社会资金集中成为农业企业资本。运用大量资本进行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工程,也只有依靠科学的长远眼光,现代的科技力量,并集中公司的财力、物力优势才有可能办成,而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户是无力承担的。

公司采用土地资源由人力劳动的农户经营有其特有的原因和优点。除了公司资金不足,无力购买大量的农业机械,缺乏众多熟练的农机工人外,主要是客观原因:通海垦牧公司地处黄海滩涂带,土壤以沙质土为主,毛细管作用强,含盐碱量高,虽经2~3年的盖草、淋洗等作业改良土壤,可利用地面,仍仅3~5公分耕作层。所以不适宜机械化的耕作,不然深土层的盐卤会返上来,有可能会导致颗粒无收。既然盐垦公司不可能实行欧美大农场的方式进行机械化生产,必须依靠人力,则产生了以公司直接雇佣农工进行生产和农户经营生产的两种方式,由后者为主。农户人力耕作,可充分利用地面植被,防碱保苗。一般采用两种耕作方法:一是毛种刨种的方法,即浅耕法。先于长有杂草的地面撒下棉花种子,然后用铁钣刨土约寸把深,将其碎土洒于所刨过的地面上,加以覆盖,能够保苗;二是免耕法。用拉锹,开一条三寸宽的播种沟,播下棉花种子,然后将沟两旁的鲜草覆盖,争取立苗。佃户虽仍以家庭为单位生产,但与租种地主土地以满足个体家庭需求有性质上的不同,它与公司这个大农业联系在一起,纳入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农工商体系进行商品生产,成为大工业、大农业、传统农民家庭农业相互联结,相互支撑的一个整体的新型经济组织形式,成为新的生产经营体制。这种生产经营体制在近代中国国情下,充分利用传统生产要素的优势,优化组合而成,这也是张謇吸取西方先进的企业制度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创立的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是一大创新。即使是目前也广泛使用,尤其家纺等手工加工业,由公司统一组织原料和市场,进行分散加工。说明该种模式仍具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

4. 采用科学的管理制度

张謇在创办通海垦牧公司之初,就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公司的最高权力在董事会,董事、董事长和监察。他们由股东会议选举产生,组成了重大事情的决策机构。公司董事会下设“总经理一人,经理公司一人,经理垦务一人,经理牧务一人,经理学堂一人,各管其事,遇有关系全局之事,则公同会议,一年为限,……各股东可以查察议论所办之事,不得干预办事之权。”除了严密的组织机构外,还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财务会计制度采用西方的会计方法,复式记账、成本核算,编制资金平衡表、填制各种凭证和设置账户等。公司每年的收支情况都编制年度财务报告和业务总结报告,即为账略与说略。公司的管理章程,从集股章程到招佃章程、章制事例、董事会章程、代管股东租息办法等,一应俱全,使公司从上到下的职员、佃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这些完整的组织机构和科学的管理体制是张謇能战胜重重困难,获得通海垦牧公司成功的有效保证。

5. 改良盐碱的土壤

对围垦滩涂的盐碱土壤,张謇总结前人的经验,以科学的方法,采用了一套改良的措施:一为“蓄淡”,先将田的四周筑起小埂,在“里堤”“次里堤”上置水车,引淡水灌入田内,让土地表层盐碱下沉,淡化土质,田埂下设有涵洞,经过调节,把盐份冲入河港;二为种青,经过一定时间的“蓄淡”冲洗,即可种植芦苇、苜蓿等植物;三为盖草,能够种青的土地上,将这些杂草割下覆盖在土地上,以减少水分的蒸发,防止盐分上升,还可增加土壤的腐殖质;四是“铺生”河港边上的土地,由于受雨水经常冲刷,往往比大田中间的土壤盐分要小,所含腐殖质也多,因此又经常将其土挖来铺到大田之中。土壤改良后,即可种植农作物,一般实行两熟制,公司要求佃户春熟以豆类为主,秋熟以棉花为主。张謇所采取的开沟排碱,蓄淡洗盐,免耕保青,种植绿肥,盖草铺生等一整套改良盐碱土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些办法来自于民间,说明张謇十分重视民众实践的经验,并加以总结和推广。同时公司还采用派专门管理人员推广良种、改进田间管理等一系列措施。

6. 兴办垦区水利的基础设施

张謇在经营通海垦牧公司过程中,对水利基础设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累计总额高达230万元,平均每亩达25.1元,修建了防潮海堤、防洪内堤、桥梁涵闸以及垗、排、圩、区的河流,形成了一套科学的水利工程配套系统。

通海垦牧公司一开始就形成了条田化。垗与垗之间有垗沟,又称明沟,以5垗为一方,每方有方沟,排与排之间有排河,也称横河,圩与圩之间有堤、有河、有马路,过堤、过河有桥有涵,出海的港口有闸。临海的大堤称海堤,是垦牧最重要的工程。当时规划堤高1丈2尺,底宽4丈,面宽1丈5尺。海堤工程浩大,雇用农工数千之众。至1905年夏,经农工们辛勤劳动,已陆续完成七个海堤和一部分的河渠,并开垦了7000多亩土地,开垦成功在即。可是8月间突然遇到特大海潮和风暴,浪高足有一丈多,突遭海潮袭击的新建各堤工程,全都被冲毁,牧场的羊群被卷走,多名工人葬身大海,不少股东垂头丧气,不抱希望,打起退堂鼓。公司职员也心灰意冷,大有束手待毙之状。而张謇意志坚定,不惧挫折,重整旗鼓,越挫越勇。他从上海奔赴公司,一面鼓励员工振奋精神,继续前进;一面亲往各堤视察灾情,规划重建,组织财力和人力,重修海堤,凡险要之处,加高至2丈,底宽扩为10丈,面宽1丈8尺。先后用石块护堤,直至建水泥堤,最终达到了护堤的目的。据统计,通海垦牧公司共有大桥169座,小桥257座,大闸3座,涵洞75座。

公司对这些农田水利的基础设施进行了精心维护与管理。每段堤岸,每座涵闸都有专人管理。每当大潮汛时,工程管理人员,冒着风雨检查海堤。每年冬季组织力量维修堤岸,疏浚河渠,以此奠定公司事业成功的基础。

通海垦牧公司的模式,是张謇学习西方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与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模式。既坚持“弃瑕录瑜”“取善法于各国考究之后”,又不一味盲从西方,反对“拿他人的帽子戴在自己的头上”。这是一种中西方文化相融合的模式。通海垦牧公司的成功模式启示我们:沿海开发是开拓性事业,不可能一帆风顺,遇到各种困难,经受多种曲折,并不奇怪。成功的关键是能否改变传统观念,对外开放,吸取西方先进的文化,既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经受得住曲折和磨练,想方设法战胜种种困难,还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信心与决心。

三、张謇近代江苏沿海开发的特点

张謇在近代江苏沿海开发是在特殊的时代和特别的环境下进行的,他的开发模式就是通海垦牧公司的模式。通海垦牧公司以后的盐垦公司,均以通海垦牧公司为蓝本,竞相仿效,带有时代的痕迹和固有的特点。

特点之一,由民间资本和民间力量进行开发

江苏的沿海开发,是开拓性的事业,离不开大量的资金。资金从何而来?这是张謇进行近代江苏沿海开发面临的首要问题。他本是一位农家学子,进行大量投资无能为力;依靠官方投资,可望而不可及。清末中国内忧外患,内政腐败,西方列强不断发动侵华战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导致财政空虚,面临崩溃的局面。到了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无心顾及民生事业,因而无法获得国家财力和物力上的投入,全由张謇筹集民间的资金进行开发,从通海垦牧公司到苏北沿海几十家盐垦公司,先后投入大约2000多万两白银,国家财政没投一分钱。所以近代江苏沿海开发高潮的特点是依靠民间资金和民间力量运行的,可以想象当年开发的难度和艰辛。

特点之二,有成功模式的榜样和引领

张謇首创通海垦牧公司的开发典型,经过长达10年艰苦曲折的奋斗,终于开始盈利,有投资效益,分发股息和花红。随着土地的逐步成熟,效益也在不断提升。据记载,从1911年至1925年的15年中,所获纯利润高达84万余两,几乎为原始投资的3倍以上。它的成功,对投资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除了以张謇为首的大生集团进一步创办盐垦公司,如大有晋、大豫、大赉等公司外,在高利润的刺激影响下,投资盐垦公司的民间资本源源不断而来,原来为了自身利益反对废灶兴垦的盐商,也前来投资办垦。这些新办的盐垦公司,纷纷以通海垦牧公司为榜样,仿效这一成功的典型,招股融资,围海造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掀起近代沿海开发的高潮。这是受了张謇的感召和通海垦牧公司成功典范的鼓舞,以经济利益和文化心态的合力形成的办垦潮流。没有通海垦牧公司就没有江苏近代沿海规模空前的开发高潮。由此可见,张謇不愧为江苏近代沿海开发的先驱者、开拓者和引领者。

特点之三,具有全面开发的战略思想

张謇以创办通海垦牧公司为沿海开发的起点,但并不局限于废灶兴垦办农业,而是对沿海一带有全方位进行开发的思想,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张謇除了以农业为主进行相关的兴修水利、改良棉种、科学耕作外,还创办交通、疏浚河道、设立市镇、促进商贸;又在垦区办工厂,发展工业。在那里办了同仁泰盐业公司、颐生酿造厂、大生分厂(即大生二厂)等,促进地方农工商经济协调发展。除了发展经济,还进行智力开发,创办垦牧教育,并将此作为创办通海垦牧公司的宗旨之一。他在《通海垦牧公司集股章程启事》中自述,创办目的有四,其中之一:“储通海小学堂、农学堂经费”,即是在垦区发展教育事业。张謇在管理机构里相应地专门设立“经理农学堂一人”(办农学堂的计划因条件不成熟后来附设在通州师范),专门负责垦区的教育。几十万贫困的农民,为了求生存,在荒芜的滩涂上安家落户,艰难地劳作,将盐碱土逐步改造成良田,逐步有了生存条件。但从文化领域来看,他们生存在一块文化的大荒漠上,毫无公共文化根基。张謇说:“知文化必先教育”。他为了在这文化荒漠的土地上牢牢播下文化的种子,就兴办教育。张謇首先在海复镇创办二堤小学校和慕畴女子小学校,然后每一个堤设立一所初等小学校,让垦民、佃农的子弟有校可上,有书可读。在普遍创办初小的基础上,于1920年办垦牧高等小学校。在开学典礼上张謇亲自到场并发表讲话,亲题校训,亲自撰写校歌,足见其重视教育的程度。1912年,张謇又在大生二厂创办乙种农业学校等,以多种教育形式进行文化注入。这就是张謇的文化兴垦,以达到“启民智,明公理”的目的,这从根本上改变垦区文化资源稀缺的面貌。教育是一个地方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普及教育是提高劳苦大众整体素质和创造能力的根本途径,是文化拓荒的前提。

此外,张謇在沿海开发中农工商联动,城镇与乡村相互支持,协调发展,改良民风民俗,注重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等等,也都很有特色。

张謇在近代沿海开发的实践,不仅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物质财富,当年围垦的黄海滩涂,现今已是富饶平原,更为重要的是,为我们留下一笔宝贵而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

张謇在当时那样艰苦复杂的环境下,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创办垦牧公司,带领人们战天斗地,这种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精神,是一切事业成功的精神动力;他在屡遭自然灾害袭击,且地权关系错综复杂等诸多不利因素面前,以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决心战胜困难,终于迎来通海垦牧公司成功的一天。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毅力,将永远鼓舞着江海儿女创新立业,成为我们当今实施沿海开发战略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

 

(作者单位:张謇研究中心<南通>)

本文转载自海门张謇研究会官网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张謇纪念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54684号 您是本站第 9106518 位访客 Flash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