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张謇纪念馆官方网站,今天是:
诗人张謇的田园情韵
2022-3-13    作者:张曦    点击:2083

施友明

张謇是一位非凡的杰出诗人,他抒写竹林村舍、曲径小桥、梅兰竹菊、牛羊鸡犬的田园诗相当多,反映了这位“始终保持农民本色”(张謇嫡孙张绪武语)的歌者,对美丽农野乡景的赞美、对家乡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期盼。下面列举几首供大家赏析

“江南菜花黄映天,江北菜花黄可怜。不知何处小蝴蝶,媚舞春阳到菜田。”

江南的油菜一望无际,那千万株金灿灿的花朵与蓝澄澄的天空交相辉映;江北的油菜一方方,一束束,黄得更可爱。几只小蝴蝶不知从哪里飞出来,沐浴春日明媚的阳光来到油菜花的田野,翩翩起舞、上下争翔。张謇的这首《金花》诗是他在民国十年(1921)从外地经江南回常乐的途中写的。此前几年,张謇要办的几件民生实业均很顺利,可谓“事事如意,春风徐至”。张謇的喜悦荡漾于心,此时他回故乡一路走来,看到那一片片金色的油菜花景,情不自禁,欣然命笔。既深情地讴歌了故乡那灿烂无比的农野自然景色,更表达了自己对实业前途的理想和信心。

诗人张謇写金花怒放,貌在写田园之景,实为写人之精神。他深深悟到:美丽的故乡,充满人情味的故乡!田园美,更美是人心之美!我想这就是这首“金花诗”的意蕴所在。

青青芦叶,白白芦花如今在乡村已少得多了,人们偶而见之,常引起倾情的回忆。“芦”也常常成为诗人、画家重要的素材。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正月二十七日,张謇写了一首《初春海荡见芦花》诗:

“海东无柳应无絮,蓦见芦花作絮飞。寒尽点空疑剩雪,风低弄影试晴晖。陈根腐叶潜相惜,秋燕春鸿势已违。借汝略酬花事愿,沾泥拂水亦芳菲。”

张謇这首诗写于垦牧公司开初招工阶段,是他在黄海边看到大片荒滩时的情景与感悟。诗人感叹:这里海边没有杨柳生长,应该没有柳絮飞扬;忽然想起这是海荡芦苇上的芦花在寒风中摇曳,银絮如雪,随风飘荡;初春尚寒,疑是空中散雪飘落;却见阳光下的芦苇被海风吹弯了腰,像少女低头在水面上照影;去年谢落的芦叶,保护着多年生长的芦根不受寒冻,正待回暖又发新芽;如果想要秋天燕子来、春天鸿雁飞,那是不现实的;我欣赏你芦花,是我对春暖花开的向往,即使是“粘泥拂水”,我也觉得你就像桃李一样的芳菲。

海边沙滩成陆,有抛沙、种芦、围垦等阶段。张謇去视察的当是芦苇已盛,尚未围垦之时。诗中表现了面对再多的困难,对开垦前景也充满信心和希望。但是又要正视现实,不能违反客观规律而行。同时他的诗中描绘了一幅原生态的田园画卷,与他由此而抒发的改善生态环境、惠泽海门百姓的实业心志。何谓诗?诗谋事,诗言志,张謇诗是也。

张謇诗中的田园美景,不仅写到芦苇、赤莲、海棠、梅花和油菜花,还写到了义犬、野鸭、牛羊等动物。他在《情忆四十八绝句》(1921年冬—1922年春)一组诗中,有一首写到“金丝小犬”:

“苑径纡回草树分,金丝小犬导人勤。足音尚远知非远,凭杖铃声报与闻。”

在花草树木间的弯弯的小道上,一条玲珑可爱的金丝小犬,正导引着主人公张謇到朋友家去,朋友听到了手杖上的铃声,尚未听到脚步声就知道客人来了。此诗写了金丝小犬、田园树林景色、张謇与朋友相盼相迎的情景,反映了自然与人文的美好生态。聪明的小狗传达了朋友的情谊,是大自然生机和人情的点景物,也是江海田园常见的景观,诗人用画家的眼光把活生生的形象描绘于诗句之中。

作为诗人的张謇十多岁时就苦读《四书五经》,18岁时就领略“家有田,欲知田事”的母训,随父从农,研究农书,并重实践,“尝营田园、习树艺,井井有条矣”(翰林院编修黄绍箕语)。张謇还几次深入田状元刘旦诞田头,与他交流田园耕耘之经。《张謇全集》中未见张謇自己作画的记载,但他酷爱他人之绘画作品,他请江宁著名画家单林画过两幅画,一幅是《张季子荷锄图》,另一幅是《东海牧夫长五十小像》。这两幅画既反映了张謇本人对美术的热爱,更表达了他精心经营田园,决心开发海滩的愿望与壮志。

张謇的田园诗中有着画家的真善美元素也有诗人的高尚情怀。诗画对话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本来就有着绵远的传统。古希腊诗人西蒙尼底斯曾经说过:“画是静穆的诗,诗是语言的画。”宋朝大诗人兼画家苏东坡赞誉诗才与画才兼秉一身的王维说:“味王摩诘(即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王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近代实业家张謇的田园诗同出此理。实际上,对待人与画家及其作品的凝神观照,品位领略,乃是一颗灵魂对另一颗灵魂的解读与探幽,依据是共同的品性与人生感悟。

张謇说“大家爱国先爱乡”,“爱国须聪明”,建好华夏“青葱之沃野”;诞生在海门,诞生在江海平原,诞生在美丽中国。读之、赏之、思之,无疑会增强人们的怀乡、爱国情感。

重温意美高雅的张謇田园诗,激起了我们对这位实业家、教育家兼诗人的无尽思念,对他日后创建田园化的中国近代模范县、中国近代第一城更加钦佩无比,他留下的诗作,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建设家乡生态海门、田园城市,为子孙后代的精神文明而鼓舞信心。愿海门人民在诗情画意中生活,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海门张謇研究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张謇纪念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54684号 您是本站第 9229358 位访客 Flash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