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张謇纪念馆官方网站,今天是:
研读张謇《国家博物院图书馆规画条议》
2022-2-6    作者:施仲华    点击:2066

黄彩萍   吴开宇

《国家博物院图书馆规画条议》(2012年版《张謇全集》④第278-280页)成文于西学东渐、民国初立的重要时期。是一篇集中体现张謇博物馆、图书馆建设,以及张謇家国情怀和公共意识的重要文本。本文简要缕述学习这篇文章的粗浅体会。

一、写作背景

(一)源于初心的博览情缘

张謇是一位心存梦想、坚定信念、永不言弃的追梦人。实业救国、教育兴国,是张謇一生为之奋斗的初心使命,惠及千万民众。张謇的博览情结,应发轫于1903年实地考察日本。考察中张謇对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在农工实业和科技方面的成就有了直接和全面的感受,特别是大阪博览会使张謇深受启发,更清楚地认识到博览会与“殖产兴业”的关系,更坚定了张謇创办博览会的信心与决心。

20世纪初,清政府学部成立不久,张謇就两次上书清政府,在《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国博览馆议》两份奏议中,他充分论述了博物馆的宗旨和意义,指出:“窃维东西各邦,其开化后于我国,而近今以来,政举事理,且骎骎为文明之先导矣。撢考其故,实本于教育之普及,学校之勃兴。”“盖有图书馆、博物苑,以为学校之后盾,使承学之彦,有所参考,有所实验,得以综合古今,搜讨而研究之耳。”他认为博览馆可以作为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是学校的后盾与辅助。并提请将博物与图书二馆合并建设,在京先行建立帝室博览馆作为示范。但由于清政府的腐朽,张謇所期望的帝室博览馆,被无情搁置了。而张謇亦如创办教育那样,并没有放弃建立博览馆的努力,并决定回家乡南通,自建一座博物馆,实现这个伟大理想。

1905年张謇在通州师范学校设立博物苑,分为中、南、北三馆,还附有园林,就是现今的南通博物苑。它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也是最早的学校博物馆之一。在建设南通博物苑的具体实践中,张謇进一步探索和丰富着自己的博物馆理论,成为我国最早的博物馆学理论家、名副其实的中国博物馆开创者和奠基人。博物馆建成之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张謇上书清学部《请建图书馆呈》建议利用通州南门外岳庙改建图书馆,以裨益南通地方自治事业。创设独立图书馆,“图书馆而系预备立宪自治章程第一款必办之事。”但张謇这一建馆建议又遭搁置。直到1912年,辛亥革命波及南通,城内神庙受到冲击损毁。张謇借此时机,将城南岳庙旧址改建为通州图书馆,这是中国早期公共图书馆之一。

(二)传承文脉的爱国情怀

《国家博物院图书馆规画条议》成文源于张謇对国家民族之爱,对中国海量文物流失、中华文脉断裂的担忧。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然而皇亲遗老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1912年恭亲王溥伟与肃亲王善耆等人妄图复辟清室,为筹集复辟基金,就变卖家当,恭王府约2000件稀世珍宝被一个名为山中定次郎的日本古董贩子购买了。随后就被贩往美国、英国拍卖,一些罕见精品则由他自己独藏。这一时期,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海外,张謇作为当时先进士人代表,对此痛心疾首。

民国政府成立后,张謇怀着对新政府的热情期盼,对凝聚五千年文明的文物流失的惋惜焦虑,于1913年撰写《国家博物院图书馆规划条议》,提出现在是图书馆、博物馆“必设之时期”,把办图书馆、博物馆作为保护国家珍贵文物、彝鼎资源的必要措施。张謇还列举了陆心源“皕宋楼”藏书流失现象严重、敦煌莫高窟藏经洞遗书被盗等案例,指出了建立公共图书馆的紧迫性。指出中华民族的瑰宝若不及时保存”,“皆将不翼而飞”,呼吁要重视这些历史遗产的保存、保护,否则就会“图新惜旧,两无所居”。

(三)建馆蕴含的国家观念

《国家博物院图书馆规画条议》成文源于张謇认识到博览馆这一新生事物所蕴含的国家观念,特别是对“民国”新政权的形象意义。

张謇是一个有着强烈公益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儒商”。正如章开沅教授所言:“严格地说,张謇的性格与那些唯利是图的资本家的性格是有所区别的,他是一个务实的然而又有理想的事业家”。这也是时隔百年,张謇被习近平总书记两次点赞为“民营企业家先贤和楷模”“爱国企业家典范”的真正原因。

张謇从国家观念出发,认为兴办博物馆是“我国近政之要端”。博物馆是一个国家政治、学术研究参考的重要途径,在首都办帝室博览馆是为“宣上德而扬国光。”博物馆办在京师,对外国来访者来说,可让其正确了解我国灿烂的文化,宣扬国家的荣誉。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覆灭,民国政府成立,张謇就再次萌发建立国家博物院、图书馆的热情与期望,于是就发表了《国家博物院图书馆规画条议》一文。

二、剖析时代价值

(一)深植的国家意识

这篇《国家博物院图书馆规画条议》,从标题称呼中即可见其近代国家气息。对比前述的奏议,张謇通篇均以“中国”二字代替了之前的“帝国”“帝室”“我国”之称。张謇认为新的国体建立了,国家博物馆的建设也应进入“必设之时期”。

爱国主义是张謇博物馆思想中国家观念的一个重要体现。1903年张謇在东京靖国神社看到供奉甲午战争中日本阵亡将士的灵牌,回国后,便在南通重修了纪念明代南通抗倭英雄曹顶的祠墓并塑像,在传为堆埋战死倭寇的坟上加筑一亭,名“京观亭”。张謇塑像修亭,以激励国人的爱国之心。曾有日人来通商央请张謇拆除,张謇义正辞严地予以拒绝。张謇对国家文物的保护,还站在了法的高度,提出用法律进行保护。他感到战争是文物安全的最大威胁,因此,他尤其强调国际公法的《邦国交战例》和《军训戒》,认为博物馆在战争中应受到保护是文明之举。据统计,到1921年,全国已有13所博物馆。博物馆的陆续建立,说明越来越多的国家文物有了好的归宿,得到了有效保护,这是张謇多年努力的成果。

综合来看,张謇要求国家办博物馆,并不仅仅局限于时代所需要的博物馆本身的一些职能,比如普及科学知识、文物保护等等,它还包括博物馆这种新生事物的一些外延功能,有着更广泛的意义,这就是政治的因素:博物馆所蕴含的国家观念。

(二)前瞻的公共意识

张謇博物馆思想中的公共性,首先体现在他率先提出将皇宫私藏变为国民公享,同时他还提出政府应以适当的奖励措施促使私人的收藏亦能公之于众。考察近代博物馆的诞生,不难看出,向公众开放这种“公共意识”是其标志,而这种公共性恰恰是中国传统社会所缺乏的,张謇敏锐抓住了博物馆作为一个公共领域的特质,并认为博物馆、图书馆是开启民智的重要公共文化设施之一,其本身就是一个公共的“空间”,人们在其中可以感受到民主的气息和公共的意识。以张謇创立的南通博物苑为例,南通博物苑的建成,为地方社会建立公共意识树立了醒目的标志。博物苑建成之初,张謇题博物苑石额记载博物苑创办概要时说:“愿来观者,各发大心,保存公益若私家物,无损无缺。”他在向社会广泛征集藏品时亦“伏愿大雅宏达,收藏故家,出其所珍,与众共守。兹一事也,留存往迹,启发后来,风义所及,盖兼有之。”类似的宣传不胜枚举,这都向社会传达了一种极强的“公”的概念。

(三)长远的教育意识

张謇在《上南皮相国请京师建设帝国博览馆议》中,引经据典,从古代“周官外史之旧章”“孔子藏书之故训”找出根据,说明应把文物、图书集中起来,“公诸天下”。他又引证国外的情况说:“夫近今东西各邦,其所以为政治、学术参考之大部以补助于学校者,为图书馆,为博物苑。大而都畿,小而州邑,莫不高阁广场,罗列物品,古今咸备,纵人观览。”

在《上学部请设博览馆议》中,张謇进一步论述博物馆的作用说:“窃维东西各邦,其开化后于我国,而近今以来,政举事理,且骎骎为文明之先导矣。撢考其故,实本于教育之普及,学校之勃兴。然以少数之学校,授学有秩序,毕业有程限,其所养成之人才,岂能蔚为通儒,尊其绝学?盖有图书馆、博物院,以为学校之后盾,使承学之彦,有所参考,有所实验,得以综合古今,搜讨而研论之耳。”他把博物馆看成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可为学校之后盾和辅助。张謇主张首先在北京办博览馆,并进而推广于全国,“庶使莘莘学子,得有所观摩研究,以辅益于学校。”

由此可知,博物馆、图书馆这种教育形式能使更多人受更多教益,这正是张謇倡导兴办博物馆、图书馆的价值取向。毋庸置疑,当初南通博物苑的建立,服务于通州师范的教学是其最直接的原因。这种见解,在今天看来,还是很高明的。以现代来说,博物馆和图书馆,依然是当下中国学校教育的重要辅助。博物馆、图书馆在社会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不仅仅是针对学生,作为课堂教育的实践场所,更是社会大众学习提高的重要公共设施。博物馆、图书馆不是一个只来一次的地方,而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场所,这里收集了人类的记忆,珍藏着民族的灵魂,抵御着岁月的剥蚀,这也启示我们要带着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感走进博物馆、图书馆。

(四)内蕴的文化意识

文物与藏书固然是文化,博物馆、图书馆建筑本身和周边环境也是文化。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风骨,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性格,一所博物馆或图书馆也有其鲜明的特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博物馆的公益性、社会性在城市文明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目前全国已有4000多家公立博物馆,社会各界力量也在积极创办民营博物馆,整个国家的博物馆事业正不断发展。博物馆作为城市文明的坐标,象征着这座城市的人文底蕴和历史内涵,反映的是一个地区的积淀、一个国家的缩影、一个民族的自信,这样浓郁的文化资源是深刻隽永的,永不褪色的。张謇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点,因此,他将南通博物苑建设成为地方自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向日益增加的外来参观者展示南通地方自治成绩时,南通博物苑就被列为特别参观的景点。

(五)交融的文明意识

博物馆、图书馆在城市文明进程中发挥的最大作用就是通过既往文化的传递,让受众得到更多的启迪。去博物馆、图书馆看得多了,自然会带来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这种熏陶,是公民对文化传播的一份责任和坚守,能起到促进文明进步的积极作用。

社会公德意识也是张謇博物馆思想公共性的重要方面。张謇亲自制定了《博物苑观览简章》,认为爱护人类文化遗物和公共财产,提倡公共文明卫生,也是一种文明的举动。他特别强调:参观者必须发扬公德,爱护公物。不得攀折花木、摇动叠石等“沿习敝俗”的行为。张謇还认为“导人民之好尚于清洁,分职业之农圃于审美,亦地方自治应有之事也。”这在当时是开风气之先的。

互联网时代,张謇期望的国家博物馆、图书馆,也将会有新的发展。未来的博物馆将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更多的虚拟博物馆、网络博物馆出现,甚至当下流行的VR”技术也将广泛运用于各种生活场景,在不久的将来也许只需要一套“VR”设备,我们就能够在任何地方参观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张謇所期望的博物馆、图书馆导引文明发展的功用,将得到更加充分地发挥。

 

本文转载自海门张謇研究会官网

(作者单位:海门张謇研究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张謇纪念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54684号 您是本站第 9225213 位访客 Flash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