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张謇纪念馆官方网站,今天是:
张謇与翁同龢的交谊
2020-2-7    作者:于陶静    点击:9781

俞茂林

张謇与翁同龢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他们对于动荡的晚清社会曾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张謇与翁同龢的交谊可以用六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同乡、师生、挚友”,而此三者之间又密不可分。

同乡

先说张謇,他是我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政治活动家。清咸丰三年(1853)五月二十五日(71日),出生于江苏海门常乐镇敦裕堂前进西室。祖籍江苏常熟,其先人“元季由常熟迁通”后,居通州石港,世代务农。清代,高祖张元臣由石港迁金沙,曾祖张文奎颇“有资业”,祖父张朝彦排行第三,因不治生计,“每赌辄负”,将祖业耗尽,入赘金沙吴圣揆家,嘉庆中叶迁西亭,后随吴氏迁海门常乐镇,依靠吴氏瓷器铺经营收入为生,家境衰而复振。父亲张彭年为小商人兼营农业,先后娶葛氏、金氏为妻,葛氏生长子誉、五子警。金氏生二子謩、三子詧、四子謇。张謇乳名长泰,因履行祖父入赘前约,兼祧吴氏,人私塾时取名吴起元。15岁往如皋应试时改名张育才,字树人,24岁时定名张謇,字季直,中年曾号处默、宜宦,50岁后号啬庵,亦称张季子,晚年号啬翁。民国十五年(1926)八月二十四日因病逝于南通,享年74岁。

再说翁同龢,字叔平,系咸丰状元、光绪帝师。光绪时先后任工部尚书、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协办大学士,是清末维新派人物。清道光十年(1830)四月二十七日生于北京城内石驸马街罗圈胡同一个封建官僚家庭,比张謇长23岁。祖籍江苏常熟庙桥璇洲里。高祖翁汝明康熙光禄大夫、大学士;曾祖翁谦乾隆光禄大夫、大学士;祖父翁咸丰举人、海州学正;父翁心存道光进士、体仁阁大学士;兄翁同书道光进士,官至安徽巡抚。翁同稣于光绪三十年(1904)七月初三病逝于祖籍江苏常熟,终年75岁。

从上所述可以看出,张謇和翁同龢虽出生时间不同、门第不同、政治地位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他们的祖籍均是江苏常熟,放大一些说,都是江苏人,称得上真正的“同乡”,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同乡往往有其独特的亲和力。在张謇的才学渐渐为世人所知后,便受到了已经身居高位的翁同龢这位同乡的格外关注。

光绪十八年(1892)五月初一,张謇曾赋《奉呈座师常熟尚书》四首,诗中曰:“十年辽海军,苦辛狎泥滓,公与幕府笺,问讯辄书尾。”透露张謇早在吴长庆幕中时,便常受到翁同龢问候的情景。这也说明张謇早就受到同乡翁同的龢关心和教导。

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变法”失败,翁同龢被朝廷“开缺回籍”。翁回到常熟时,张謇正在南通,仅一江之隔,书信常有往来,张謇也多次去常熟看望。翁病逝后张又在南通江边的黄泥山卓锡庵旁,盖一座楼,名虞楼,匾上有跋:“黄泥东岭,西望虞山。势若相对,虞之西鹁鸽峰下,则翁文恭之墓,与其被放还山后,墓庐在焉。曩过江谒公之墓,陟虞巅,望通五山,烟雾中青苍可辨,归筑斯楼,时一登眺,悲人海之波潮,感师门之风义,殆不知涕之何从也,名虞楼以永之,亦以示后之子孙。”

张謇还作宿虞楼诗一首:

为瞻虞墓宿虞楼,江雾江风一片愁。 看不分明听不得,月波流过岭东头。

表达了张謇对这个老同乡始终不渝的怀念之情。

师生

在张謇一生中,遇到过许多老师。有蒙师常乐的邱大璋,西亭老师宋效祁、宋琳。在考取秀才后,为在科举仕途上进一步发展,18岁那年,张謇又拜海门厅训导、无锡人、举人赵彭渊(菊泉)为师,跟读达三年之久,对其考取状元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真正得到鼎力相助的要算是后来成为张謇“座师”(进士对本科主考官的称谓)的翁同龢了。

早在张謇应乡试之前,翁同龢便对张謇十分赏识,认为他是国家的有用之才。他们对国内外形势有过讨论,并且看法一致。光绪十一年(1885)四月十七(530日),32岁的张謇赴京应顺天乡试,时任工部尚书的翁同龢对张謇的此次考试,十分关心,并亲往城东单牌楼观音寺胡同文昌观音庙,访问借宿在那里的老同乡张謇,问寒问暖,关怀备至。1018日乡试出榜,张謇获第二名,中举人。正在此时,翁还委托张謇拟撰《乡试录后序》一文。

此后在光绪十二年、十五年、十六年和十八年,张謇先后四次赴京参加礼部会试,均不第。张謇极度伤感。在《日记》中写道:“会试四次,合戊辰以后,计凡大小试百四十九日在场屋之中矣。前己丑既不中于潘文勤师,而今之见放又直常熟师主试,可以悟命矣。”连一向十分赏识自己的翁同龢也没有录取他,“乃尽摒试具”。正在十分懊丧之际,有人告诉张謇得知内幕:翁同龢曾嘱同考官细心校阅并寻访张謇试卷,但拆封时才知误将常州刘可毅卷以为张謇卷,而张謇卷则为第三房同考官冯金鉴随意斥落。翁为此懊恼不已。530日至62日的五天内,翁同龢三次发函,对张謇落第极表惋惜:“窃为国家惜,非为诸君惜也。”翁同龢还想挽留张謇于京师管理国子监南学事,爱才惜才之意十分恳切,但被张謇婉拒。

机会终于来了。光绪二十年(1894),适逢慈禧六十寿辰,特开恩科会试,张謇本无心应考,但遵其父命和在哥张詧的再三催促下,于是年321日赴京应考。430日张謇走访此次主考官翁同龢,翁嘱张謇“留点心”。516日会试发榜得“第六十名贡士”。520日复试得第十名。据闱中内幕称:“礼部右侍郎志锐初定张謇为第十一名,后翁同龢改为第十名。”526日进行殿试,翁同龢阅殿试卷,对张謇卷的评语是:“文气甚古,字亦雅,非常手也。”528日卯时,上御乾清官西暖阁,翁同龢等手捧试卷入内,光绪帝问谁是第一名,翁答:“张謇,江南人士,且孝子也。”皇上甚喜,随后于乾清官门外宣召,张謇遂以一甲一名蟾宫折桂。529日于太和殿举行隆重典礼,授张謇为翰林院修撰,赐六品朝冠。礼毕,翁同龢又亲往张謇所宿会馆祝贺。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在科举仕途上,张謇在恩师翁同龢的悉心帮助下,总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挚友

翁同龢与张謇是“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的挚友。就在张謇考中状元的这一年,真是多事之秋。日本侵略朝鲜,后又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早在几年前,张謇和翁同龢曾面对形势进行过讨论,认为不出三年日本即可攻打中国。在考取状元后的78日至30日,张謇对国事十分关切,先后五次致函翁同龢,并于723日访问翁同龢,申述并与翁交流对日对策,建议加强战备,起用湘军与刘永福等将领,推动朝廷对日宣战。81日(七月初一),中日双方正式宣战。日军首先进攻平壤,使清军败退至中朝边境,继而发动黄海海战,使北洋水师严重受创。928日,翁同龢奉慈禧之命,抱病前往天津,就前线战败面诘李鸿章。张謇对此叹日:“言者以为议和,颇咎常熟,且有常熟颇受懿旨申饬主战之说,其实中国何尝有必战之布置耶?常熟处此固不易。”;且又以为翁“要亦刚断不足”,亦非取代李鸿章,主持全局的适宜人选。

102日,张謇撰《呈翰林院掌院代奏劾大学士李鸿章疏》,怒斥李鸿章:“试问以四朝之元老,筹三省之海防,统胜兵精卒五十营,设机厂、学堂六七处,历时二十年之久,用财数千万之多,一旦有事,但能漫为大言,……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以善可和之局,稍有人理,能无痛心?”恳请朝廷“另简重臣,以战求和”。丁立钧也于本日领衔合翰林院65人上《请罪李鸿章公折》。此前,文廷式领衔合翰林院57人上《请恭邸秉政折》。其实此举是张謇按照翁同龢的布置,与丁、文诸公采取倒李鸿章起用奕訢的统一行动。

1012日,张謇夜访翁同龢,议论时局,“危言耸论,声泪交下矣”。

正在此节骨眼上,张謇于1016日得父亲张彭年15日去世的急电,循例守制,离职回籍。18日晨离京前得翁同龢一函,谓“此别未知何日相见……日来心思甚劣”。

中日甲午战争于次年417日,以签订卖国的《马关条约》清政府失败而告结束。

此后,张謇与翁同龢常有书信往来,从国家大事到个人生活琐事,均有交流,无话不谈。翁对张謇特别赏识,常称张为“霸才”“奇才”云云。

在翁同龢逝世后,张謇亲赴常熟在翁墓地写有谒墓诗一首,对同乡、恩师、挚友表示深切的悼念。

停舆入墓庐,空庭冷花竹,亟趋墓前拜,眦楚泪频蓄。

凄惶病榻语,万古重邱岳,抵死保傅忠,都忘编管辱。

尊驺贡大义,凝欷手牢握,宁知三日别,侍坐更不续。

期许敢或忘,文字尚负托,平生感遇处,一一缭心曲。

缅想立朝姿,松风凛犹谡,九原石台前,随武不可作。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张謇纪念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54684号 您是本站第 9102493 位访客 Flash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