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张謇纪念馆官方网站,今天是:
和谐的躬行践履者——张謇对联中表达的和谐理念及其成因分析
2019-11-1    作者:于陶静    点击:4271

徐晋庭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与温家宝总理探讨“和谐”这个话题时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温总理说:“《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大师与总理的这番话,无疑是对“和谐”精辟而权威的论述。“和谐”是当今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带着“和谐”这个话题,我重读了《张謇楹联集注》,深深感到:状元张謇不愧为撰联高手,他的联作之多,内容之广,造诣之高,令人叹为观止。尤其可贵的是,其中不少联语彰显了他崇尚和谐、追求和谐、营造和谐的理念。

天地大德曰生  追求民生和谐

张謇先生曾说:“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即一切政治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上的生活,使无食者有食,困苦者提高。这就是号称儒者应尽的本分。”正是儒家的这一理念,成为张謇一生追求民生和谐的“定盘星”。

第一,关注民生。尤其是关注农民。张謇出生于乡村农家,如他自己所言“张謇农家寒士也”。故他对农村和农民有着浓厚的割舍不掉的情愫,对农业又情有独钟。他十分仰慕东汉时期隐居躬耕的田畴,将自己创办的通海垦牧公司大厅命名为“慕畴堂”,并题联:“庄周以至人自居,乃谓游逍遥之墟,食苟简之田,立不贷之圃;韩愈为天下所笑,犹将求国家之事,耕宽闲之野,钓寂寞之滨。”上联言庄子号称至人,尚且提倡自食其力;下联谓韩愈遭世人讥谤,犹思甘于寂寞,为国躬耕。联语用庄子、韩愈的典故,表达自己辞官回乡、甘于淡泊的心境以及学习古人,垦牧拓荒,躬耕兴农的决心。时隔一年半之后,又将酝酿已久的一联题于“慕畴堂”内:“汉铎为农家而作,宜田原,宜牛羊;周书廑小人之依,胥保惠,胥教诲。”上联借汉铎表示古代对农业的重视,下联则呼吁关注农民的疾苦。由此两联不难看出:张謇深谙“民以食为天”“天下之大本在农”“民生受赐在大农”之真谛,又深知爱护、扶持农民的重要。“心中为念农桑苦,耳内如闻冻饥声”。儒家“仁者爱人”的思想和张謇农家子弟本色,是他心系民众,关注民生,尤其关心农民疾苦的重要思想基础。

第二,呼唤公平。光绪十六年(1890)张謇三兄张詧任良口厘局差。厘局,系清末水陆要隘所设卡局,以抽取行商货物税,大致照物价抽若干厘,称厘捐。张謇为良口厘局题联:“酒茶楮铁,官家资以养兵,惟取于民而非苛,斯为政体;道路江湖,吾辈亦尝为客,苟施诸人而不恕,能无怨言?”联意是说收厘捐是为了“养兵”,但必须“非苛”;如“不恕”则必有“怨言”。告诫厘局抽取厘捐应讲宽客,不可苛刻,并且上升到“政体”的高度来认识。

这里,张謇之所以将厘捐问题视为“政体”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根源。清末的厘金制度,是中央和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但由于各地所设局卡太多,厘金税太重,加之征收过程中官吏中饱私囊,所以严重损害了工商业者的利益,也影响到政府的财政经济。张謇在当时的日记中就慨叹“闻厘捐扰民,为之发指”。为此,他从光绪九年(1883)就开始策划并组织领导了“裁厘认捐”活动。他曾向学使黄体芳陈诉:“国家中兴以来,二十有余年,一切取给于厘捐,天下骚然,厘金遂为冗官、秕士、游民之窟。论者至谓舍厘捐不可以为国,謇谓欲固国必去厘捐。”张謇“从要求减捐进而要求废除厘金,并且把国家利益与商人利益联系起来,甚至把废除厘金提高到巩固国基高度认识,这说明张謇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突破重本抑末的格局”。光绪十六年(1890)正是张謇引领通海地区工商人士呼吁“裁厘减捐”的高涨时期,张謇此时为良口厘局所题联语,与他的思想和行动是十分吻合的。而上述两段话,又是张謇将厘捐问题上升到“政体”高度认识的最好注解。孔子曰:“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张謇此联,彰显了儒家的仁政思想和“均”“平”“恕”的理念。

第三,寄托平安。民国五年(19167月,张謇题狼山江海神祠联:“高阁切星辰,会有冯夷来击鼓;新秋照牛女,此时骊龙亦吐珠。”从字面来看,上联表神祠所处之高,下联切题联时间。而事实是,该神祠建在长江之畔,狼山之巅,立于祠上,则能望见江面来往航行的船只,张謇的联意实为祈求江海神保佑航行的平安。张謇逝世前夕,狼山东南的剑山雷神祠修建落成,他题一联于楹柱:“百里蒙庥,山川大神止于此;万方多难,云雷君子意何如。”此联是他少年时与好友范伯子共同创作的,事隔50多年重题于此,其间跨越了张謇一生的主要时期。联语既透出他对世事的隐忧,又表达了对神灵的祈求,希望雷神能庇护这万里之地,灾难深重的民众平安无事。这恰恰是他生于忧患,死于忧患的写照。在张謇的对联中,常可见到一些假托天神、山神、土地神、江海河神保佑“生灵”,降福免灾的字眼,如题良口义学大门上联就有“神所见,施祉福”。人力所不及,借助神力,真是“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啊!

君子生财有道  谋求事业和谐

张謇所办实业,当数大生集团最具影响。“大生”,源于《易·系辞》“天地之大德曰生”。从他为大生纱厂的取名和一系列题联,足见其谋求事业和谐的理念。(一)“生财有道,大利不言”。(二)“通商惠工,江海之大;长财饬力,土地所生”。(三)“秋毫太山,因所大而大;乐工兴事,厚其生谓生”。(四)“为大众利益事,去一切瞋恨心”。这里的前三联分别为鹤顶格、雁足格的嵌名联,均嵌“大生”二字。意为创办大生纱厂目的是为了提倡和奖励工商业,努力使人民生活充裕,而不是为了赚大利,更不是赚暴利。后一联则言明办纱厂是为了救国,为民造福,正如《厂约》中所阐明的办厂宗旨:“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张季子九录·实业录》)同时表明自己为了大众的利益,虽然历尽艰辛而无怨无悔。

办厂讲和谐,经商也讲和谐。张謇为上海纱布交易所新筑所题联:“抱布贸市,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成贾征偿,将信为本,循之以行。”此联借《诗经》《周礼》《左传》中有关典故言交易所的宗旨是:遵守等价交换,公平交易,各得其所的游戏规则;坚持以质量定价,招俫顾客;以诚信为本,薄利多销,循序渐进的积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义则居先,利则居后”,儒家的义利观是张謇成事、谋利的信条和规范。

经营服务业更讲和谐。张謇为在南通创办的第一家新式旅馆——“有斐馆”题有两联:其一,“请为颂郑风诗,适子之馆,授子之粲;不能忘鲁论语,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此联讲“有斐馆”住宿、餐饮方便,服务周到,体现在对宾客无微不至的关心体贴,不仅提供住宿(馆)餐饮(粲),还能观察了解顾客的经历、兴趣爱好等,这种服务理念是何等的时尚、前卫啊!其二,“有客皆当时名俊,斐然成大块文章。”此联更是把顾客尊为上帝,恭维他们是时代的俊杰,是事业有成、能作大块文章即事业有成的人。此联也是鹤顶格,嵌“有斐”馆名,同时寓指馆内有锦绣般的自然景色,有绿色、和谐的宜居环境。为“永朝夕馆”题联:“以永今朝,以永今昔;可与晤语,可与晤言。”永朝夕馆是张謇门人陈琛开办的旅馆,位于南通城北芦径港,1921年元旦开业,其“规制之崇宏,布置之华丽,全仿欧美”。此联讲旅馆可使客人们朝夕得到方便和欢乐,是各方旅客相逢谈心的好去处。另一层意思是将宾客当朋友,再三挽留,使相处的时间延长,彼此可以充分地对话,沟通,增进了解。联语既是招俫顾客的广告语,也是对办馆人员的要求,体现了服务第一,顾客至上,宾主和谐的商业文化。

兴工必先兴学  探求教育和谐

教育和实业是张謇一生中的两大亮点,成就之最。张謇曾提出“苟欲兴工,必先兴学”“教育为万事之母”“父教育,母实业”“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等著名论断,并付诸实践。他关于“兴学”的对联,同样彰显了探求教育与实业和谐发展,以及教育自身各个环节的和谐。

(一)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国情国势,促使张謇萌生育才救国的强烈愿望。从光绪十四年(1888)到光绪廿三年(1897)间,张謇题联有“要从子弟还醇俗,重为江山出异才”(题良口义学)。“福泽文章云有命,危时将相要生才”(题常乐镇庙文昌阁)。“地临齐鲁大区,愿诸生绍述儒林,广为上都培杞梓;客是江淮男子,笑十载驰驱幕府,又来东海看涛山”(题贑榆选青书院)。这一时期,张謇尚未自己办学。其时,正是帝国主义列强武力征服、经济侵略、文化渗透并用;清朝政府腐败无能,投降派奸臣当道;民智不开,民风混沌,构成中国社会的悲惨图景。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也到了志士仁人奋起“抢险救灾”的时刻。张謇认为,要救亡图存,强国雪耻,开启民智,关键在于人才。他鲜明地提出:“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由于立学”,“无人才不可为国。”他在写给儿子张孝若的信中也说:“世乱要用才,材必栋与梁。”故张謇这一时期的对联中,频繁出现“出异才”“要生才”“培杞梓”等字眼,表明为国求贤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这为以后的大力兴学打下深厚的基础。

(二)科举制度的弊端与危害,催生张謇变革教育制度的实践探索。张謇是从科考中走出来的士子。有人说,张謇既是科举的受益者,又是科举的受害者。说受益者是指高中状元,位授翰林;说受害者,则是多方面的,为入仕冒如皋张氏之籍,被张氏敲诈,几乎倾家荡产,险遭牢狱之灾。更主要的是张謇从秀才到状元,经过26年之久,考了26场,直接花在考场的时间达260天之多,殚尽竭虑,心力交瘁。他十分痛恨这误人的科考,就在自己大魁天下后,曾用对联“世间科举与风汉,槛外云山是故人”,自嘲自己是个科考的“疯子”。故张謇在光绪廿七年(1901)的《变法平议》中就明确提出废除科举制度,学习西方,广泛兴办学校。既未果,故于次年在南通创办通州师范学堂,继而创办博物苑。在这两处均有他的亲手题联。“极东西万国推崇为教育大家,先圣亦云:吾学不厌,诲不倦;合周秦诸子受裁于狂狷一体,后生有志:各尊所闻,行所知”(礼堂)“强勉学问,强勉行道;其所凭依,其所自为。”(寿松堂)“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博物苑)。从这些联语不难看出,张謇在办学中摒弃封建教育、封闭教育、贵族化、科举制的弊端,与时俱进,力主创新,推出一套崭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师生明确“苟欲兴工,必先兴学”“师范为教育之母”,从而奠定普及教育、大众教育的基础;二是勉励师生懂得“良知之学,重在知行并进”,既要“庠序”,又要“多识”,注重实际,不尚空谈;三是告诫师生既要“尊其所闻,行其所知”,又要“强勉”努力、“凭依”自觉,才能磨炼成才;四是营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学相长、师生相知的和谐氛围。

(三)特殊的求学、成才经历,衍生“师者”素质的客观标准。张謇的求学、成才之路,是一条漫长的崎岖跌宕之路。他一生中遇到的老师甚多,有人统计过,张謇从幼学启蒙到功成名就,称得上老师的有12位之多,直接在私塾或书院教授过张謇的有8人,当然这不包括一些“问业”之师及考试时的“房师”“座师”。这些“师者”中,有教张謇启蒙的邱畏之,有嘱张謇对“人骑白马门前过,我踏金鳌海上来”的宋蓬山;有“督责甚严”,用“如果有1000人应试,定额录取999人,惟一不取的那个人必定是你”来激励张謇发奋努力的严师宋璞斋;有教授张謇三年不收一文学费的恩师赵菊泉;有身居高位,始终提携张謇助其成功的翁同龢。这些老师的师德、才学、地位不同,人品、性格、修养各异。怎样才是理想的“师者”呢?张謇在他长期求学和短期从教实践中,自然心中有谱,故他在通州师范学堂教员室和礼堂孔子象前分别题联:“求于五洲,合智育体育;愿为诸子,得经师人师。”“言有坛宇,行有坊表,学成师范;正其衣冠,尊其瞻视,堂修礼客。”这两副对联一是表明了张謇一贯倡导的“德育为先,艺则次之”,德艺并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希望既要有教学问的“经师”又要有教道德、教做人的“人师”。二是要求未来的教师(师范生)言有标准,行有规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先生的师德观、师表观。

纵观上述各联,联系张謇的办学实践,可见,联语充分表明了张謇办学目标、方针是救国、兴业、启智,为国育人才。彰显了办学中师与生、教与学、德与艺、知与行诸方面的协调,以及师德、师才、师表诸方面的和谐。

居家以和为贵,期求家庭和谐

儒家认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张家是一个大家族,期求并营造家庭和谐,是张謇终其一生所作的大文章。

求团结和睦。张謇有许多关于“两家”“平善”的对联:“且喜两家共平善,只求五亩却归耕。”“且喜两家总平善,坐看万物自炎凉。”“且喜两家共平善,如闻沧海尽疮痍。”“且喜两家共平善,但闻六合靖风云。”无论下联集自何处、含义何在,“两家平善”的主基调始终不变。两家,即指张謇与其三兄张詧家,他俩在海门常乐老家是东西宅相邻,在南通是濠河南北相望。在仕途,謇是詧的引路人;在业界,詧是謇的得力助手和高参,他俩相互提携,相互砥砺。及至张詧在南通的新居“城南别业”落成后,张謇又集杜诗成联“舍南舍北皆春水,山鸟山花吾友于”。充分表达了张氏兄弟的情深意笃,亲密无间。

求父慈子孝。张謇题南通濠南别业客室联:“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与子言孝,与父言慈。”题先像室联:“将为名乎,将为宾乎,自有实在;瞻望父兮,瞻望母兮,如闻戒词。”题怡儿办事室联:“无偏无党无作好,友直友谅友多闻。”这些对联告诫自己,重在告诫子孙,要不忘祖训,求本务实,忠实不欺,不事机诈;意志坚定,不随波逐流;公正治事,不为私好;谨慎交友,不同流合污;继承祖上父慈子孝的家风。

求爱惜光阴。除题怡儿书室联:“白饭道德,黄金时间。”尚有壬戌年(1922)春联:“人事寻常,翁年七十儿二五;光阴分寸,黄金千两璧一双。”这年,儿子张孝若才25岁,而张謇已70岁了。此时的謇翁有一种紧迫感,因之用《资治通鉴·晋纪》中“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凡人当惜分阴”和《淮南子·原道训》中“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告诫家人:人生苦短,纵然宝贵,以是寻常计;而光阴宝贵,是以分寸计。正所谓“丈夫志四海,古人惜寸阴”,使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人生责任感。

求俭朴敦厚。张謇认为天下之美德以勤俭为荣。“凡致力学问,致力公益,致力品行,皆勤之事也;省钱去侈,慎事养誉,知足惜福,皆俭之事也”。故其自号“啬庵”,治家律己,惟俭惟勤。光绪八年(1882)题自家厨房联:“酒食是议,铺歠可观。”提倡粗茶淡饭,意为饮食可反映人的素养。次年正月题大门联:“敬遇宾客,出事公卿。”强调礼待宾客,礼贤下士,因为人无贵贱之分。张謇高中状元后,他的居所理所当然称为“状元府”,然而张謇并没有追求钟鸣鼎食,声名显赫那样一种气派,仍然奉行“处世无奇惟忠惟恕,治家有道克勤克俭”。为节省钱财用于地方公益事业,在外的他常写信要求管理家务的吴夫人讲求节俭。光绪廿六年(1900)写道:“望卿在家加意管理,加意节省,每日菜蔬一腥一素已不为薄……”民国元年(1912)又写道:“外间各省扰乱,移学者纷纷,能安居有饭吃有衣穿便是幸福,全家须一切谨慎、勤俭。”民国二十四年后,张氏门中只有张謇夫人吴氏和张孝若夫人陈氏(石云)掌门,她们均深明大义,治家有方。如曾有人提议派实业队去垦牧公司收棉花,她们加以劝阻制止。这些,充分表明在张謇身体力行下,张家敦睦友善的家风,得以传承和发扬。

此外,张謇还十分注重邻里间的团结、和睦,曾手书“高谈对邻父,朴学付家儿”,还集句成联:“一年种谷,十年种树;百万买宅,千万买邻。”用以勉励自己,教育家人,礼待高邻。

为人无欲则刚  寻求内心和谐

张謇曾把人一生定为三个时期:三十岁之前是读书时期,三十岁至六七十岁是做事时期,七十岁以后又是读书做事。此处并非论述先生的读书时期,不妨顺着这三个时期的轨迹,探讨一下他在各个时期、各种背景下,是如何寻求内心和谐的。

早年向往读书躬耕。光绪二年(1876),张謇已入吴长庆军幕,是年十二月廿四,他从江宁回家度岁,便集陶渊明诗成联:“静念园林好,聊为陇亩民。”流露出对乡间田园宁静生活的向往。光绪十六年(1890),张謇在海门家中新筑书室名“长生光明室”,上梁之日,他集《后汉书·中屠蟠传》语成联:“因书更为屋,联床共读书。”表达了他有意隐居于此,读书会友的心愿。光绪十七年(1891)门联:“香山常乐里,江上丈人家”,借白居易洛阳香山常乐里,比附自己家乡,同样表达做隐居之人的意愿。光绪十八年(1892),张謇再集杜诗等成联:“旁人错比杨雄宅,日暮聊为梁父吟。”民国初年,他为南通农会会议室题联:“时与老农话稼穑,不因闲客罢琴书。”从这些对联所表达的心迹,再联系张謇以后慕畴垦牧的实践,可以看出,张謇早年是想当一个知书识理的农民,或农民中的知识分子。

中年蔑视仕途官宦。章开沅先生说:“张謇一向不愿意做官,即使在受到清廷重视以后也未改初衷。”此言可谓一语中的。光绪廿八年(1902),已经高中状元的张謇,因不满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毅然辞官归故里,创办实业、教育,是年二月十六日,他欣然命笔集句成联:“进不登龙门,退不求名位;出当饮美酒,归当读奇书。”表明他蔑视功名,热爱读书的志趣和品位。辛亥革命以后,张謇虽也曾在孙中山的临时政府及袁世凯手下任过高官,但“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卫灵公》)。终因不满袁世凯的倒行逆施,再次愤而辞官。于是就有了丙辰年(1916)春联“官居十八品,世阅二千年”“不足夔龙道,聊同燕雀春”。这一年的两副对联,既言自己辞官隐居、以冷眼看那些新贵登场,纵观2000年的历史兴衰,坚信开历史倒车的人,决无好下场;又言自己与袁世凯分道扬镳,宁愿与普通百姓为伍,与芸芸众生同乐。这也就是张謇所说的:“愿为小民稍尽有知见之心,不愿厕贵夫人受不值计较之气”“愿成一分一毫之事,不愿做八命九命之官。”

晚年追求淡定雅静。辛亥革命以后,张謇已年届花甲,此后进入老年时期。在此后的16年中,张謇对联彰显了他追求淡定雅静的晚年生活。民国五年(1916),张謇集苏轼诗句成联:“插花洗盏为翁寿,得枣如瓜分我无”“花水相媚好,草木有嘉声”;民国六年(1917),张謇为他在狼山以西的西山村庐题联:“看花听竹心无事,问舍求田意最高”“未防他日称居士,好与名山作主人”“收拾栎樗成世用,安排花药为春忙”;民国九年(1920)张謇集陶渊明诗成联:“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户庭无尘染,虚室有余闲。”在这些联语中,作者自称是无事之人,无用之才,或曰居家信佛的闲人,这当然是自谦之词,不过也反映了作者顺应自然,摒弃利欲,流连山水,颐养天年的志趣和愿望。然而,晚年的张謇并没有真能做一个流连山水,看花听竹,插花洗盏,读书作诗的赋闲居士。相反,他事必躬亲,积劳成疾,勤勉劳碌一生,最终倒在他挚爱的事业岗位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才是他晚年,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张謇又是一个心底坦荡,无私无畏,视死如归的伟丈夫。民国九年(1920)底,张謇在南通南郊军山附近选址建墓园,并预作墓门、墓阙、华表等联。翌年18日,作成生圹墓门联:“即此粗完一生事,会须长伴五山灵。”其意是说,回顾自己的一生,想做和能做的事,大体上、基本上都完成了,身后将长眠于故乡的热土上,这里有自己最喜爱的五山(即南通的狼、军、剑、马鞍、黄泥五山)相伴,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古人云:“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之和应矣。”纵观上述诸联不难看出:张謇无论是驰驱幕府还是状元及第;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无论是事业如日中天还是人生黄昏夕阳,他都能做到内心坦然淡定,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心气神和,宠辱如花开花落,去留似云卷云舒,这种内心的和谐,是难能可贵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张謇纪念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54684号 您是本站第 9228679 位访客 Flash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