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张謇纪念馆官方网站,今天是:
用信息化打开方式走进张謇的世界
2019-8-24    作者:沈莉莉    点击:1744

  陆建华

一、缘起

“中国的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这是毛泽东曾说过的话,作为张謇的“家乡人”,笔者认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也“不能忘记张謇”,应义不容辞地学謇、弘謇。但最近笔者在教学中发现,职校生对张謇知之甚少,很多仅停留在听说过名字这个层级,张謇有哪些经历,做了哪些事,创办了哪些事业,他的影响在哪里,有什么政治主张和思想等等,则几乎一片空白,有些学生甚至将张謇与张骞混淆起来。这引起了笔者的思索,关于张謇教育,我们做过的有很多,如讲座、社团、参观、演讲等,这些活动轻松愉快,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但这些活动注重外在形式,往往只是听听看看,少有动手和实践,不能触发到精神层面。同时,专家的张謇研究又因“高大上”而让普通职校生望而却步。张謇说过,“人患无志,患不能以强毅之力行其志耳!”难道张謇对于这些00后而言,真的只能是一个“远去的背影”了吗?如何将张謇思想教育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焕发出新生命呢?如何让张謇精神的普及教育有趣有效呢?面对网络时代“制脑权”的争夺,我们必须意识到,学生的手机里不能只有游戏软件,还需要有学习软件,不能只有娱乐内容,还要有严肃内容。既然我们面对的职校生是“数字原住民”,热衷于“指尖生活”,习惯于用信息的符号表达自我、用信息的方式思考世界、用信息的手段解决问题,我们也必须“与时俱进”,跟着时代走、围绕学生转,寓学于乐、寓教于网,张謇教育也必须有信息化的打开方式。带着这些思考,笔者尝试用信息化的方式打开张謇。

二、过程

“凡事必求其适”。这是张謇在《为杜威博士介绍词》中说的话。他认为,办教育“当顾及本地的需要,例如在南通讲教育,先要想什么是南通需要的,什么是适合南通的。”可见他认可的教学模式是“各宜其所宜,各适其所适”。笔者努力践行“适合的教育”,用适合的方式实施信息化教学,于是策划了“文化微讲坛”展示活动,以网络教学平台“蓝墨云班课”为依托,以国规课程《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张謇的追梦人生》以及浩瀚的互联网为资料来源。

1. 教学活动三原则:一是“自己的认识”。教师只规定大主题、展示时间为10~15分钟,不限定具体展示内容,不追求高深,而是鼓励学生在搜集、寻找资料、确定展示方向的时候,形成自己对张謇的独特认识和理解,讲述自己的判断、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主张。二是“自然的生成”。教师珍视每个学生的价值、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在小组中积极讨论,发表看法,搜集资料,分工合作。三是“自主的生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只做“守望者”“协助者”,适时点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关注展示效果,更关注准备过程,肯定学生思维水平的攀升、鉴别能力的发展、创新能力的提升,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2. 教学过程“三步走”:一是课前铺垫准备:笔者首先在“蓝墨云班课”中设置了一个“在线限时张謇知识测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28条测试题,软件即时统计分析成绩,让学生感受自己对张謇的知晓程度,产生紧迫感。然后通过云班课的“随机分组”功能实现分组,每组5人,随机产生具体名单,旨在模拟职场环境,学生在相对陌生的人群中迅速建立联系,进行分工合作,从而扩展学生的交往合作范围,提高职场适应能力。接着,各小组开始工作,各自确定分工、分工搜集资料、制作课件、模拟演示。二是课上分组展示:通过云班课“摇一摇”的方式,随机确定顺序,每个小组10~15分钟的展示时间,师生共同点评得失优缺,提出意见建议,各小组学生再次调整修改,进行第二轮展示,之后师生在“蓝墨云班课”的“投票问卷”功能中为小组的展示点赞评价。这个过程中,师生实时记录各小组的展示情况,分享到微信朋友圈。三是课后调研分享:文化微讲坛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在“蓝墨云班课”的“头脑风暴”功能中发表对于张謇的看法以及对本次活动的感想感悟。同时教师再次组织学生进行“在线限时张謇知识测试”,对两次测试情况进行比对分析,感受成长的喜悦。最后,教师搜集整理后形成总体评价方案,发布到“资源库”,同时,汇总学生的所有资源,如视频、图片、文字资料、课件等,也上传“资源库”,形成“云资源库”,供所有学生浏览,让更多的人分享。

3. 教学评价“三维度”:一是课堂的温度:给合作的课堂更多自由的思想。二是话题的广度:给开放的课堂更多生成的精彩。三是思维的坡度:给灵魂的发育更多提升的可能。此次“文化微讲坛”是张謇的信息化打开方式的一次小小的尝试,也算为学謇弘謇的推进做出的“有用事业”。

三、反思

1. 在“强毅力行”中历练。活动最大的收获就是整合了教学传统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用网络传播主流思想,用网络改善传统模式,用网络丰富方式方法。“蓝墨云班课”网络教学平台的使用,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为完成项目展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线上线下、课前课后充分互动,学生锻炼了在海量的网络信息中训练了搜索、辨别、研判能力,在设计展示项目的时候锻炼了选择、构思、课件制作能力,在展示时练就了语言表达能力……正如张謇形容的,学生在完成项目中“负责任、知实践、务合群、增阅历、练能力”。由此,张謇教育由平面、单向、线性向全时空、全方位、全领域拓展,传统教育融入网络化话语体系、信息化运行机制,张謇的形象在学生心中真正生动、鲜活、立体起来。

2. 在“力求精进”间成长。通过项目,学生对于张謇思想、张謇精神有了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更加深刻了解了张謇这个名人对家乡的意义、对时代的贡献,学习空间得以拓展、学习方式得以转变、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在两次“在线限时张謇知识测试”中,学生的成绩显著改变,答题正确率大幅度提升,28条题目的正确率从一开始的不到50%到超过99%,答题时间也大幅度缩减,从一开始的平均用时10分钟到第二次的平均时间4分钟,最快的仅1分钟22秒就得到满分。两轮的项目展示也让各小组呈现的资料一次比一次严谨,表达一次比一次流畅,课件一次比一次精美。作品充满了个性和创意,完全不像以往完成作业那样去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每个小组的展示都能出现令人惊喜的效果。还有些小组的展示项目走出了本组、本班,在其他班级、其他系部进行了展示,所收获的肯定让学生自信心、幸福感爆棚。同时,张謇的“云资源库”也建立起来,视频、图片、文字、课件、题库等丰富多彩,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有、共享。

3. 在“首重道德”时锤炼。张謇曾说过,“学术不可不精,而道德尤不可不讲。”在现代职场中,这个道德突出体现在团队合作精神上,此次的项目分组的随机分组模式,让学生突破了狭小的小圈子、小空间,与原本不熟悉的同学合作共事,增进了同学情谊,训练了职场能力。也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认清了自己的特长与能力,对未来职场规范、做事原则等有了亲身体验和感悟。同时,学生们在了解张謇求学、办事、创业的艰辛过程之后,触动也很大,更加坚定了学好专业、奋斗职场的决心。哲学原理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张謇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指望一次活动就能“毕其功于一役”。

此次活动中,学生搜集的资料重复度比较高,且多集中在张謇的生平、经历、事迹,对于张謇博大精深的思想主张理解不够,展示的方式相对单一,少数的学生准备不充分。但哲学原理还告诉我们,事物量的积累必然引发质的变化。只要坚持不懈、持续推进,积小胜为大胜,“功不必期其速,事不必遗其小”。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张謇思想的传承、弘扬必然更有质效、更具品质。

(作者系海门市张謇研究会会员、海门市历史学会会员,工作单位:海门市中等专业学校)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张謇纪念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54684号 您是本站第 9205251 位访客 Flash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