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张謇纪念馆官方网站,今天是:
《张謇语萃》选注
2019-5-16    作者:汤梓仟    点击:1868

周张菊

 在张謇数百万言的著作中,有许多精辟的言论集中体现了这位伟人的思想理念,闪耀着不朽的光辉。20142月,张謇家乡海门常乐镇党委、政府发起选录张謇言论,由海门市张謇研究会承担了这一任务,我有幸与老前辈们一起参加了选录工作。高广丰会长拟定全书分成“修身、处世、爱国、为民、谋事、论学”六个部分。在分工选录的基础上,最后由高会长“总其成”,并于20151月由常乐镇人民政府、海门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海门市张謇研究会联合印行。

高广丰会长在成书时就指出:“我们一向认为,张謇宣传和张謇研究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两者的性质和方法却是不同的。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他是伟大的,但他不是神,他不可避免地受到历史的局限。张謇研究需要始终本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既研究张謇的‘是’,也研究张謇的‘非’,并且是其是,非其非,从而引出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而张謇宣传,则需要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下,大力宣扬张謇的‘是’,从而起到树立榜样、鼓舞大众的作用。选编这本小书,旨在宣传张謇,所以本书不可能反映出张謇思想的各个方面。同时应该强调,任何人的任何言论,一定有其特定的背景和场合;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背景下和不同的场合中,一定有着不尽相同的意义。所以,尽管我们企图努力选取张謇思想的精华,但一定亦难免断章取义之嫌,甚至有可能割裂了张謇的思想。所以,我们希望读者仅仅把本书作为认识张謇的起步,作为学习张謇的辅助;我们特别不希望读者利用本书走一条研究张謇的捷径,仅仅依靠本书选录的张謇言论来做研究,那显然是不全面的,因而那样的‘研究’是毫无意义的。”可惜这一段话被很多人忽视了。

201676日海门市历史学会成立后,与海门市张謇研究会联合确立了学术本位理念,而又坚持研究张謇和宣传张謇并重的策略。我认为《张謇语萃》的使用完全可以体现“两会”的这一基本方略。于是,我从2016922日起每天在历史学会微信群里发一条选自《张謇语萃》的张謇言论,以营造一个能每天以最简单的方式直接接触张謇的氛围,唯愿张謇的理念能如同种子一样与有理想的人结缘。在此同时,由海门常乐小学郭艳老师组建的弘謇书院,也渴望让家长朋友们能了解一些张謇的言论以教育自己的子女,在郭艳老师的支持下,我又将它发到弘謇书院的微信群里。但是,郭老师考虑到家长的认知情况,要求我做一些注解,我有点勉为其难,但是想既然发心了,就应承下来一步步去做。后来我又应江海读书会组织者吴帅杰的要求,将它在江海读书会的八个群里发布。

在十个微信群里发布经过我注释的《张謇语萃》的选录,是我为宣传张謇所做的微薄的工作。但是这种宣传工作,确又必须在研究张謇的基础上进行。《张謇语萃》呈现出的张謇言论是脱离了张謇为文的语境的,要能真正全面理解就必须读《张謇全集》并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与张謇为文时的具体情况,这就促使我去做一点初步的研究工作。日积月累,渐有所得,也使我对张謇研究发生了浓厚兴趣,使之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但是,我也始终没有忘记高会长的告诫,“仅仅依靠本书选录的张謇言论来做研究,那显然是不全面的”。

我的工作,其实是大家都可以做的,只是我先做了一步。我的工作得到了高会长的赞赏和支持,也得到了各位老师的鼓励,还得到张裕伟老师的多次批评指正。最近赵鹏老师又以我的这一做法鼓励青年学者们“我们可以这么入手,做出兴趣来”。现应《张謇研究》编辑部之约,谨录《张謇语萃》选注四则与同仁共同探讨研究张謇和宣传张謇的结合问题。

[为民]是民之厄[1]于水者已无可逃,民之厄于官吏者更无可幸[2]。此重灾之由也。——《代岑粤督拟淮北工赈请拨镑余疏》(1906.12.23),《张謇全集①》第125页。

注:

[1]厄:受困。

[2]幸:意外地得到成功或免去灾害。

解读:

此疏是张謇代两广总督岑春煊所拟。此疏陈述了当时江苏徐、海、淮、扬与安徽凤、颍、亳、泗一带的灾区之广、灾民之众、灾状之惨。此灾“一缘于河淮之不治,一缘于官吏之丧心”。所以“成灾在天,致灾在人”。提供救灾办法:标本兼顾。无论治标治本都须要钱。当时各项赈灾事务,款项已不够分配,且无法再筹到款项,但为“固民心”,要求不轻受外国的施赈。给出筹巨款办法在“赔款镑余一项”,即存于上海户部银行的赔款切削下来的180多万两。当时因其他国家大都采用金本位,习惯上对外付款常以英镑汇价为标准。中国以银两为货币时英镑汇价上涨,就要多付银两,造成亏损。所以“此项镑余”,只有在英镑汇价下跌时值点钱,否则就都是外人口袋里的钱。为此主张用与其让这笔钱躺在银行里贬值不如把这笔钱拿出来拯救淮北百万之灾民,以及修黄河、淮河千里之水利。

[爱国]大家爱国先爱乡,长乐之校真堂堂。——《长乐镇初等小学校歌》,《张謇全集⑦》第133页。

参考:

长乐镇初等小学校歌歌词:

大江东下海潮上,潮潮都进青龙港。

港中有三镇[1],长乐居中央。

二十八圩[2]同社仓[3],小学校开兼教养。

父老勿愁荒,儿童勿愁伧[4]

大家爱国先爱乡,长乐之校真堂堂[5]

注:

[1]港中有三镇:中心镇、长乐镇、长兴镇。

[2]二十八圩wéi,指的是我们江淮低洼地区周围防水的堤。这二十八圩是社仓所涵盖的区域。它东起头匡河,西至新观河,南起凉帽店横河,北至长兴镇横河。

[3]社仓:集体粮仓。张謇于光绪二十六年(1898)募建创办常乐镇的社仓。其位于现在张謇纪念馆的西侧(原关帝庙的西边),设有积谷仓、帐房间、会客室、厨房等设施,还有一个较大的晒谷场。

[4]伧:形容人未受教育粗俗,鄙贱。

[5]堂堂:形容高大、盛大的场所。

解读:

歌词首先描写长乐镇的地理环境与学校环境。1904年张謇将长乐镇初等小学设在关帝庙里与社仓相邻,张謇意在“社仓与小学校教养相关”,两者的创办目的:一是荒年二十八圩百姓不挨饿,一是使周边儿童从小得教化明事理,不粗野庸俗。盛大的长乐镇初等小学校要培养孩子的志气与气魄,先从热爱自己的家乡开始,然后扩大开来热爱自己的国家。

[为民]民之奉上[1],幸而实遂其诚[2];上之劝民[3],当必乐敷其泽[4]——《请拨给捐款补助通州中学[5]公呈》(1906.3~4),《张謇全集①》第122页。

注:

[1]民之奉上:百姓侍奉朝廷。

[2]幸而实遂其诚:希望在实际上能够实现老百姓的实在愿望。

[3]上之劝民:朝廷对百姓的鼓励提倡。

[4]当必乐敷其泽:应当乐于给予一定的恩惠与帮助。

[5]通州中学:指通海五属中学,即现在江苏省南通中学的前身。其在设立时初名通海五属公立中学堂,到民国后被改为江苏省立第七中学校,是南通地区最早举办的新式中学。

解读:

科举制开启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终止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总共经历了1300年。因“叠奉谕旨,令各地方劝兴学校及广设初等小学、半日小学”,张謇清楚科举的罢止意味着当务之急需要解决“兴学”问题。他认为“科举主义在培养特别之人才,学校主义在开通多数之民智”,既然在培养上有特别与多数的区别,那么相应的措施上自然有所区别。

为此,他就“通州地方情形”进行分析,分别从高等小学、初等小学的现有到扩建计划和将来的毕业人数与升学人数的情况,切合当下与将来发展所需“先行规画之通五属中学”。“通五属中学”的建设,需收买邻地,迁移修缮官署以及为备荒年而设置的粮仓,“建筑校舍三百余间,置备校具图书仪器”,又因砖瓦木石等料及工价上涨,人工短缺又更加贵,“绘图估计,省之又省”,共需16.15万元。

“财政艰窘”的情况下,张謇邀集通州、泰兴、如皋、静海、海门这五州厅县乡官绅集议。他在任筹通州建设师范学校、艺徒学校、蚕桑染织传习所、公共博物苑及育婴堂各一所及与各绅董等所共筹通州高等小学校一所及初等小学校四十七处的情况下,将“通五属中学”建设所需费用“以十成匀分,通任其四,泰兴、如皋各任二,静海乡、海门厅各任一”。又考虑静海乡的特殊情况,将静海所任十分之一由通州兼筹,实际通州任筹五成为“担任重要者”。

当时“朝廷虽有强迫教育之令”,学部也有将官库所藏的钱财用来补助办学的文件,实际上都是形同虚设,不能有“补助之想”,但事实上,通州方面各方腾挪筹款下来,还有3万多元的短缺。困难摆在面前,张謇承担着寻求解决的办法。因“督宪奉宣明诏”,通令各府州县及接见绅士,“诰诫谆谆,注意兴学”,几乎是“笔不停书,口无辍响”,“以见仁人在位之效。” 有仁人在位,就不会做陷害百姓的事。所以张謇参前经验主张从漕捐、布捐入手。为此特有此呈文。寄望于总督,仁人在位,仁政为本,民事不可缓也。

 [爱国]臣心如水[1],众志成城[2]——《题浦口庆军营门》(1876.11.6,《张謇全集⑦》第431页。

注:

[1]臣心如水:比喻为官清廉,心地洁净如水。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郑崇传》

[2]众志成城:比喻万众齐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坚固,就能克服困难。出自《国语·周语下》。

解读:

这是光绪二年,二十四岁的张謇因吴长庆邀请入浦口吴幕,这是他为营门所作的集联。此联意为:作为一个军营的主帅有一片澄明的公心,就可以凝聚人心,形成最强的合力。其实,任何一个群体性的组织,其灵魂若是一团浩然正气的话,就定能凝聚人心,克服困难,形成不可抵挡的勃勃生机。

(作者系海门市张謇研究会会员、海门市历史学会会员)

(原载《张謇研究》2018年第3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张謇纪念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54684号 您是本站第 9200549 位访客 Flash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