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张謇纪念馆官方网站,今天是:
张謇与崇明瀛洲书院及弟子江谦
2019-5-10    作者:杨欣    点击:2169

                            施友明

光绪十九至二十一年(1893-1895),张謇在崇明瀛洲书院任山长三年。

张謇任瀛洲书院山长的背景有四:一、光绪十八年(1892)春,张謇“会试不中,乃尽摒试具”1〕,其老师等挽留他于国子监南学,张謇辞谢。此际崇明有人找到张謇,告知瀛洲书院院长郑孝申行将复官离院,书院将缺院长一职,这对于与教育有情、以“教育救国”为己任的张謇是一次机遇。二、江苏学政溥良正在考虑谁能接任瀛洲书院院长时,翁同龢闻讯即给溥良写信,信中讲“我有要好通家,江南张謇,孝友通达”。翁公之意不言自明,溥良即行安排,不日通知张謇任瀛洲书院院长2〕。瀛洲书院院长的薪金只有国子监南学的一半,但张謇决定不计报酬接受这一职务,用“尽寸之智以附学究之本”3〕。在《二十世纪翁同龢研究》(2004年5月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中也提及此事:1892年,“翁同龢还特地推荐张謇担任瀛洲书院山长”,“至少从1885年起,翁同龢、潘祖荫等对张謇就有了提携之意”。三、张謇在当时已盛名在外,早在光绪八年(1882)就参吴长庆幕随军平定朝鲜兵乱,并代拟《朝鲜善后六策》,颇受朝野注目,可谓以一介书生而名动公卿。四、光绪十一年(1885)三月,张謇至江宁为孙云锦襄校试卷;中举后担任赣榆选青书院院长,有亲临书院教育的经验,对其制度规程十分熟悉。

张謇在执掌瀛洲书院期间,已任翰林书院修撰、总办通海团练,又正遇常乐柳西草堂动工,奉父命赴京应试,父故奔丧之事等等,忙碌之况,难以言表,但对书院考课和试卷批改极为认真,殚精竭虑,一丝不苟。单在光绪十九年(1893)五至七月间,张謇所校阅的课卷就二千本。他对每本考卷的批改都极为严格,以至少些学生对其不满,上诉学政,而张謇常常挑灯夜改的艰涩有谁知晓。这一年,张謇分别在《日记》中写道:“五月二十七日,校崇明课卷五百九十本”、“六月十一日,校崇明课卷五百七十余本”,“生平校阅之苦无过于此。”与张謇关系甚为密切、长期从事出版业的居士费范九,曾题诗深情赞颂其事:“拂纸犹闻自在音,昔年瀛洲奏牙琴。靳名与实慈悲甚,谁识先生造士心!”费范九(1887-1967),南通平潮人,自幼聪颖,州试名列榜首,后入江宁法政学堂,回南通任张謇秘书,同时协助督办水利保坍工程,书法酷肖张謇4〕。在上述这首诗中,费范九对张謇爱教敬业的精神和苦改试卷的景况,作了十分形象和深刻的描写,充分表达了他对时任崇明瀛洲书院山长张謇的无限崇敬和感佩之情。

张謇认为“今求国之强,当先教育,先养成能办适当教育之人才”5〕。清末,尽管风气凋敝,然作为书院之长,张謇仍力图尽己之力,去发现、去扶育那些可造之才,哪怕是千百之中一二。张謇说过他的事业有成,“赖于不绝贤人助阵,功归一兄一友两弟子”。“一兄”即三兄张詧,“一友”即大生纱厂董事沈敬夫。“两弟子”,即江谦和江导岷。江谦就是张謇在崇明瀛洲书院发现的人才。张謇《自订年谱》记载:(光绪)“十九年癸己(1893),四十一岁,崇明知县延长其瀛洲书院。得士婺源江谦。”江谦,安徽(今属江西)婺源人,从学于张謇执掌的崇明瀛洲书院。光绪二十二年(1896),张謇改任江宁文正书院山长,江谦专程拜谒,随先生游学于文正书院。师生朝夕相处,关系更加密切,江谦愈加勤奋,学业大进。江谦虽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失意,然张謇赏识他的人品和才华,重培之。张謇离开瀛洲书院不久,写了《江生祖母七十寿序》一文,开头就讲到:“方余校艺崇明书院之三年,得婺源江生谦文,嘉叹以为美才,非县所尝有,再试再冠其曹。”时为光绪二十三年(1897),张謇已离开瀛洲书院一年多时间,正在江宁文正书院掌职,然他对江谦还作文记之、念之,称赞江谦“进止温尔恭。察其业,颇窥三代两汉之书。与人语,辞顺而下”。仅在《张謇全集》(四)中,张謇就有《致江谦函》、《复江谦函》、《又致江易园函》等文七篇,对其学业和工作,谆谆教导,语重心长。江谦也未辜负张謇的培育和期望。光绪三十二年(1906),江谦被任命为通州师范监理,民国三年(1914),又被任命为通师校长。江谦后来升调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等重职。江谦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先驱之一,他奉行教育救国理念,开创了南京大学(全身)高等教育事业,他的贡献不仅永远定格在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也在中国教育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江谦对在执掌瀛洲书院期间(1894)折桂魁首的恩师张謇仰慕有加,深念不忘,因而不时“介请问学”;张謇与江谦亦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共同为开拓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江谦是唯一在瀛洲书院、文正书院两度成为张謇弟子的高级人才。而张謇本人,除执掌过崇明瀛洲书院、江宁文正书院外,还主持过赣榆选青书院等,为“教育救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用之才,与张謇深深有缘的江谦,则是张謇培养众多人才之中的“精英”。

 

参考文献:

1〕章开沅:《张謇专》,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年。

2〕王  硕:《翁同龢点张謇》,百度网,2012年。

3〕袁蕴豪:《张謇与江南》,人民网,2010年。

4〕朱  棋:《费范九与“西愿堂”集印》,百度网,2012年。

5〕曹从坡等:《张謇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张謇纪念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54684号 您是本站第 9220887 位访客 Flash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