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张謇纪念馆官方网站,今天是:
海复建镇
2011-9-20    作者:admin    点击:3835
茫茫滩涂,荒无人烟,最近的集镇也在六七里之外。围堤民工一下增至数千,大量的蔬菜、日用品购买诸多不便,流动小贩、临时地摊也难于适应需求。张謇指出“不自立镇,则人不聚;人不聚,则地不熟,而佃垦之效亦迟。故买第二堤附近庙田,培垫镇基。”光绪二十七年(1901)六七月间,拟在与老土交界处的荒滩上,通海垦牧公司办公地附近建镇,张謇兼任总理,提出规划设计要求。1903年起筹建,根据当地“三百年前坍入洋,后来又复渐渐长”的地理变迁历史,加之正在“围海复桑田”,沧海复地之意,张謇起名“海复镇”。
受张謇委托,江导岷绘制了《海复镇图》,八月二十日送达张謇审阅。张謇展开镇区规划图大喜,一项项逐一细阅略作修改,全镇规划基本定型。
光绪三十年(1904)春天,张謇带领公司领导一起实地察看初定海复镇镇基。六月开始筹建,七月十九日,张謇到垦牧公司,审定海复镇镇址,决定在垦牧公司西1里多,南北、东西河道交汇处的“筲箕襻”建海复镇。当时筲箕襻之地只有八、九间草房,张謇规划建造200多间市房,供公司与商人租赁使用,至腊月首期120间告成,开始陆续租赁出手。此后,垦民由2000多人增至近7000人,镇面积也随之不断发展。
1908年海复镇河南街与河北中心街连成一体,总长近2里,镇店成排成市。公司所建房屋,属总汇的175间,属各堤的329间,镇店公所共489间,该镇自南至北块石街道2丈4尺宽,“街衢宽广,市廛整齐,地当通道,行人麝集,百贷杂陈,贸易交通”, “佃农所资商店悉备,殷殷有声焉。”镇区还建起了时钟楼、通师第二附属小学校、轧花厂、榨油厂、电灯厂、公园、运动场、典当、钱庄、社仓、医院等。电灯厂除供总公司、海复镇、通师二附小外,还供东兴镇(先为中央镇)照明。镇河北中心街建有自治公所、实业保安队(警察),队员60人,枪支俱全,各堤体操公团,负责安全保卫。全镇系列配套,设施俱全,成为垦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街上行人川流不息,熙熙攘攘,很快成为海门下沙一座新型重镇。
与此同时,以海复镇为中心,市镇建设不断向四周幅射发展,西有中央镇,南在东兴镇、老虎尾巴镇(后名为富兴镇),北有龚家镇……均日趋兴旺,带动一片全新面貌。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向上
CopyRight © 张謇纪念馆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54684号 您是本站第 9106472 位访客 Flash首页